利用寬能隙半導體和數位控制,設計更有效的功率因數校正

作者:Jeff Shepard

資料提供者:DigiKey 北美編輯群

許多以 AC 主電源供電的設備,包括 AC/DC 電源供應器、電池充電器、電池型儲能系統、馬達驅動器及不斷電系統,都必須藉助功率因數校正 (PFC) 才能達到最高的效率。此技術的重要性在於,目前有些規範針對特定電子設備類型,制定了最小功率因數 (PF) 等級。

設計的尺寸不斷縮小,設計人員不斷面臨需要在其中提升整體效能的壓力,為了在這種情況下符合上述規範,他們正轉向主動 PFC 設計,並利用數位控制技術及寬能隙半導體,例如碳化矽 (SiC) 和氮化鎵 (GaN)。

本文將探討 PF 的概念與定義,包括 IEEE 和 IEC 及相關標準之間的不同定義。接著將介紹 STMicroelectronics、Transphorm、Microchip TechnologyInfineon Technologies 等廠商提供的 PFC 解決方案,設計人員能從中透過寬能隙半導體和數位控制來實作 PFC,包括使用評估板。

功率因數校正是什麼?為什麼需要此技術?

PF 是一種測量系統內無功功率位準的單位。無功功率並非真功率,而是代表彼此異相的電壓和電流影響 (圖 1)。這兩者雖然因為異相而無法為工作做出有效貢獻,但依然會成為 AC 主電源線的負載。系統內的無功功率量是測量能源傳輸效率低下程度的指標。主動 PFC 技術利用電力電子,改變負載所汲取之電流波形的相位及/或形狀,藉此改善 PF。使用 PFC 能提高整體系統效率。

PF 定義為 θ 的餘弦示意圖圖 1:PF 定義為 θ 的餘弦,並代表負載吸收之實際功率與電路內流動之視在功率的比率。兩者間的差異源自於無功功率。當無功功率趨近於零時,負載會呈現更高的純電阻性,視在功率和實功率變得相等,而 PF 會變成 1.0。(圖片來源:Wikipedia)

線性或非線性負載中可能會出現不良的 PF。非線性負載會使電壓波形或電流波形失真,或兩者皆失真。當涉及非線性負載時,則稱為失真 PF。

線性負載不會使輸入波形的形狀失真,但可能會因為其電感值及/或電容量,而改變電壓和電流間的相對定時 (相位) (圖 2)。當電路中主要包含電阻性負載 (例如白熾燈和加熱元件) 時,PF 趨近於 1.0,但當電路中包含電感式或電容性負載 (例如切換式電力轉換器、電動馬達、電磁閥、變壓器和燈安定器) 時,PF 可能遠低於 1.0。

依據 AC 電壓與電流計算出的瞬時及平均功率示意圖圖 2:依據 AC 電壓和電流計算出的瞬時及平均功率,線性負載中的滯後 PF (亦即電流滯後於電壓) 為 0.71。(圖片來源:CUI, Inc.)

電子負載大多屬於非線性。非線性負載的範例包括切換式電力轉換器和電弧放電元件,例如日光燈、電焊機或電弧爐。由於這些系統內的電流受切換動作而中斷,因此電流中的頻率分量是電力系統頻率的倍數。失真 PF 是用來測量負載電流的諧波失真,導致傳輸到負載的平均功率下降的程度。

正弦電壓 (黃色) 和非正弦電流 (藍色) 的示意圖圖 3:正弦電壓 (黃色) 和非正弦電流 (藍色) 針對此電腦電源供應器,所賦予的失真 PF 為 0.75,此供應器為非線性負載。(圖片來源:Wikipedia)

滯後和超前功率因數的差別

滯後 PF 表示電流落在電壓之後,超前 PF 表示電流在電壓之前。對於電感式負載 (例如電感式馬達、線圈和某些燈),電流滯後於電壓,進而產生滯後 PF。對於電容式負載 (例如同步調相機、電容組和電子電力轉換器),電流超前於電壓,進而產生超前 PF。

滯後或超前差異不等於某個正數或負數。PF 值前面的正負號是由採用的標準所決定,即 IEEE 或 IEC。

PF 以及 IEEE 與 IEC 比較

圖 4 中的示意圖顯示 IEEE 和 IEC 標準中功率 kW、無功伏安 (var) 功率、功率因數,以及電感式或電容式負載之間的關係。每個組織採用不同的指標對 PF 進行分類。

IEC 和 IEEE 功率因數符號慣例的圖片圖 4:根據 IEC (左),功率因數符號完全取決於真實功率流向,與電感式或電容式等負載性質無關。根據 IEEE (右),功率因數符號完全取決於負載的性質 (電容式或電感式)。在此情況下,則與真實功率流向無關。(圖片來源:Schneider Electric)

根據 IEC (圖 4 左側),PF 符號完全取決於真實功率流向,與電感式或電容式等負載性質無關。根據 IEEE (圖 4 的右側),PF 符號完全取決於負載的性質 (電容式或電感式)。在此情況下,則與真實功率流向無關。如果是電感式負載,PF 是負數。如果是電容式負載,PF 是正數。

PF 標準

EU 等監管機關已制定諧波限制,藉此改善 PF。為了遵循目前的 EU 標準 EN61000-3-2 (以 IEC 61000-3-2 為基礎),所有輸出功率超過 75 W 的切換式電源供應器皆必須包含 PFC 技術。EnergyStar 的 80 PLUS 電源供應器認證要求額定輸出功率為 100% 時,PF 需為 0.9 或以上,並要求採用主動 PFC。撰寫《電磁相容性 (EMC) - 第 3-2 篇:極限 - 諧波電流輻射的限制 (設備輸入電流每相位 ≤16 A)》一文時的最新版 IEC 標準是 IEC 61000-3-2:2018

未校正的切換式電力轉換器不符合目前的 PFC 標準。所採用的 AC 輸入類型是單相還是三相,均會對 PF 產生影響,因此這項因素必須納入考量。未校正的單相切換式電源供應器,PF 通常大約為 0.65 至 0.75 (使用前述 IEEE 的 PF 符號慣例)。這是因為多數裝置都採用整流器/電容前端來產生 DC 匯流排電壓。此配置只在每個線週期的峰值處汲取電流,產生出會導致不良 PF 的高窄電流脈衝 (見上方圖 3)。

未校正的三相切換式電力轉換器具有更高的 PF,往往接近 0.85 (也使用 IEEE 的 PF 符號慣例)。這是因為即使利用整流器/電容產生 DC 匯流排電壓,還有三相能額外改善整體 PF。但是,如果未採用主動 PF 校正電路,單相或三相切換式電力轉換器都無法符合目前的 PF 規範。

利用 WBG 半導體和數位控制來設計主動 PFC

利用數位控制技術和寬能隙功率半導體 (包括 GaN 和 SiC),設計人員在主動 PFC 電路上有了新選擇。比起以類比控制為基礎的主動 PFC 設計或被動 PFC 設計,這些新電路可提供更高的效率和功率密度。

設計人員可以使用先進的數位控制技術來取代類比控制器,或額外加入微控制器等數位控制元件來補強類比控制,讓 PFC 的效能達到最高。在某些情況下,WBG 半導體也能用來提升 PFC 的效能。

元件成本逐漸下降,加速實作出兩種不同的 PFC 方法,即交錯式設計和無橋接式設計。這兩種方法各有不同的優點:

  • 交錯式 PFC 的優點:
    • 效率更高
    • 改善熱分佈
    • 通過 PFC 級的 rms 電流減少
    • 模組化
  • 無橋接式 PFC 的優點:
    • 效率更高
    • 輸入整流損失減半
    • 改善熱分佈
    • 功率密度更高

三通道交錯式 PFC 控制器結合利用類比控制和數位控制

STMicroelectronics 的 STNRGPF01 控制器是一種可配置的 ASIC,結合利用數位控制和類比控制,能在交錯式 PFC 設計中驅動多達三個通道 (圖 5)。此元件在平均電流模式控制下,以固定頻率的連續導通模式 (CCM) 運行,並實作混合訊號 (類比/數位) 控制。類比內部電流迴圈由硬體執行,能確實依週期順序調整。外部電壓迴路由數位比例積分 (PI) 控制器執行,具有快速動態響應。

STMicroelectronics 的 STNRGPF01 PFC 控制器功能方塊圖圖 5:STNRGPF01 的功能方塊圖顯示三相交錯式 PFC 應用中的內部類比控制區 (紅色),以及外部數位控制區 (綠色)。(圖片來源:STMicroelectronics)

STNRGPF01 可實作彈性的切相策略,依據實際的負載條件來啟用正確的 PFC 通道數量。藉由這項功能,STNRGPF01 可確保在各種負載電流要求下,一律提供最高的電源效率。

此控制器實作幾項功能,即湧入電流控制、軟啟動、突衝模式冷卻管理及狀態指示。此元件也內建全套嵌入式保護功能,來防止過電壓、過電流及熱故障。

為了協助設計人員入門操作,STMicroelectronics 同時提供 STNRGPF01 架構的 STEVAL-IPFC01V1 3 kW PFC 電源管理評估板 (圖 6)。特點和規格包括:

  • 輸入電壓範圍:90 至 265 VAC
  • 線頻範圍:47 至 63 Hz
  • 最大輸出功率:230 V 時為 3 kW
  • 輸出電壓:400 V
  • PF:20% 負載時大於 0.98
  • 總諧波失真:20% 負載時小於 5%
  • 混合訊號控制
  • 切換頻率:111 kHz
  • 逐週期調整 (類比電流控制迴路)
  • 輸入電壓和負載前授
  • 切相
  • 突衝模式運作

STMicroelectronics 的 STEVAL-IPFC01V1 方塊圖圖 6:STEVAL-IPFC01V1 方塊圖顯示:1.I/O 測量訊號;2.類比電路;3.功率級;4.使用 STNRGPF01 數位控制器的數位控制區;位於三相交錯式 PFC 設計中。(圖片來源:STMicroelectronics)

除了 STNRGPF01 混合訊號控制器,此評估板還包含 STW40N60M2 N 通道、600 V 和 34 A 低 Qg 矽晶功率 MOSFET 及 PM8834TR 閘極驅動器 IC。

使用 GaN FET 的無橋接圖騰柱 PFC 設計

開發無橋接 PFC 拓撲,目的在於消除與使用二極體橋接器整流有關的壓降和低效率問題。隨著 GaN 和 SiC 等 WBG 功率半導體的出現,讓無橋接圖騰柱 PFC 設計得以實現 (圖 7)。在傳統的圖騰柱設計 (a) 中,使用兩個 GaN FET 和兩個二極體進行線路整流。在修改的無橋接圖騰柱電路 (b) 中,則是將二極體替換成兩個低電阻的矽晶 MOSFET,取代二極體的電流電壓 (IV) 壓降,藉此提高效率。

使用兩個 GaN FET 和兩個二極體進行線路整流的示意圖圖 7:在傳統的圖騰柱設計 (a) 中,使用兩個 GaN FET 和兩個二極體進行線路整流;在修改的電路 (b) 中,則是將二極體替換成兩個低電阻的矽晶 MOSFET,取代二極體的電流電壓降,提高無橋接圖騰柱中的效率。(圖片來源:Transphorm)

相較於矽晶 MOSFET,GaN 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 (HEMT) 的逆向復原電荷 (Qrr) 明顯較小,因此無橋接圖騰柱設計相當實用 (圖 8)。這是 CCM 型圖騰柱 PFC 設計的線路簡圖,重點在於將導通損耗減至最少。

CCM 模式圖騰柱 PFC 設計的線路簡圖 (按此放大)圖 8:在 CCM 模式圖騰柱 PFC 設計的線路簡圖中,包含兩個以高脈寬調變頻率運作的快速切換式 GaN HEMT (Q1 和 Q2),可充當升壓轉換器,以及兩個電阻極低的 MOSFET (S1 和 S2),則以速度更慢的線頻 (50 Hz/60 Hz) 運作。(圖片來源:Transphorm)

電路包含兩個快速切換式 GaN HEMT (Q1 和 Q2),以及兩個電阻極低的 MOSFET (S1 和 S2)。Q1 和 Q2 以高脈寬調變 (PWM) 頻率運作,充當升壓轉換器。S1 和 S2 以速度更慢的線頻 (50 Hz/60 Hz) 運作,充當同步整流器。初級電流路徑中僅包含一個快速開關和一個慢速開關,不會有二極體壓降的問題。S1 和 S2 充當同步整流器,如 8(b) 和 8(c) 所示。在正 AC 週期內,S1 為開,S2 為關,迫使接至負端子的 AC 中線與 DC 輸出連接。負週期內則剛好相反。

為了能在 CCM 下運作,必須將從屬電晶體的本體二極體充當返馳式二極體,以便電感電流能在失效時間流動。不過,一旦打開主控開關,二極體電流必須快速降至零,同時轉換成反向關斷狀態。這是圖騰柱 PFC 設計的關鍵流程,但由於高電壓矽晶 MOSFET 的本體二極體具有很高的 Qrr,因而會導致異常尖波、不穩定及相關的高切換損耗。GaN 開關的 Qrr 很低,讓設計人員能夠克服這道障礙。

設計人員可以使用 Transphorm 的 TDTTP4000W066C 4 kW 無橋接圖騰柱 PFC 評估板,來研究電路的運作。此元件使用 Microchip Technology 的 MA330048 dsPIC33CK256MP506 數位電源插入式模組 (PIM) 作為控制器。利用 Transphorm 的第四代 (SuperGaN) TP65H035G4WS GaN FET,可獲得非常高的單相轉換效率。在電路的快速切換端使用 Transphorm 的 GaN FET,以及在電路的慢速切換端採用低電阻 MOSFET,能提升效能與效率。

雙向圖騰柱 PFC 設計將矽晶 FET 和 SiC FET 相結合

針對電網互動式純電動車及電池型能源儲存系統的設計人員,Infineon 提供了 EVAL3K3WTPPFCSICTOBO1 評估板,這是一款具備雙向電源功能的 3300 W 圖騰柱 PF 校正器 (圖 9)。此款無橋接圖騰柱 PFC 板提供 72 W/in3 的高功率密度。EVAL3K3WTPPFCSICTOBO1 板中實作的圖騰柱能在整流器 (PFC) 和逆變器模式中,以連續導通模式 (CCM) 運作,並使用 Infineon 的 XMC1000 系列微控制器來實作全數位控制。

Infineon Technologies 的 EVAL3K3WTPPFCSICTOBO1 3300 W 圖騰柱 PFC 評估板方塊圖圖 9:EVAL3K3WTPPFCSICTOBO1 3300 W 圖騰柱 PFC 評估板的方塊圖所示拓撲,能提供此板件的指定功率密度 72 W/in3。(圖片來源:Infineon Technologies)

此圖騰柱 PFC 設計結合利用 Infineon 的 IMZA65R048M1 64 mΩ、650 V、CoolSiC SiC MOSFET,及其 IPW60R017C7 17 mΩ、600 V、CoolMOS C7 矽晶功率 MOSFET。此轉換器專門在 CCM 下以高線路電壓 (最小 176 Vrms,標稱 230 Vrms) 運作,切換頻率為 65 kHz,半負載時的效率可高達 99%。這款 3300 W 雙向 (PFC/AC-DC 和逆變器/AC-DC) 圖騰柱解決方案還使用其他 Infineon 元件,包括:

結論

低 PF 會在公用電網和電力轉換器中帶來低效率的問題,促使 PFC 成為各種 AC 主電源供電設備的必要元素,而且有些規範針對特定類型的電子元件,制定了最低 PF 等級。為了符合這些規範要求,並且滿足尺寸更小及效能更高的需求,設計人員需要捨棄簡單且低成本的被動 PFC 技術,改採替代方案。

如本文所示,設計人員可以使用數位控制技術和 SiC 和 GaN 等 WBG 半導體,來實作主動 PFC 設計,以實現 PF 更高和尺寸更小的設計。

推薦閱讀

  1. 設計高效率的交錯式功率因數校正解決方案
  2. 使用 SiC 架構的 MOSFET 改善功率轉換效率
DigiKey logo

聲明:各作者及/或論壇參與者於本網站所發表之意見、理念和觀點,概不反映 DigiKey 的意見、理念和觀點,亦非 DigiKey 的正式原則。

關於作者

Image of Jeff Shepard

Jeff Shepard

Jeff 過去 30 多年來不斷撰寫與電力電子、電子元件和其他技術主題有關的文章。他在 EETimes 擔任資深編輯時,開始編寫有關電力電子領域的文章。他之後創立專門報導電子設計的《Powertechniques》雜誌,接著更成立一家全球性的電力電子研究與出版公司 Darnell Group。Darnell Group 的業務範疇包括 PowerPulse.net 的發行,每天為全球電力電子工程社群提供最新消息。他也是切換式電源供應器教科書《Power Supplies》的作者,此書由 Reston division of Prentice Hall 出版。

Jeff 也是 Jeta Power Systems 的共同創辦人,該公司專門製造高功率切換式電源供應器,目前已由 Computer Products 併購。Jeff 也是發明家,在熱能採集與光學多重材料上擁有 17 項美國專利,也經常針對全球的電力電子趨勢提供產業消息並發表演講。他擁有加州大學定量方法和數學碩士學位。

關於出版者

DigiKey 北美編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