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材料在電源領域的應用與發展趨勢
2025-09-29
隨著全球對高效能電源轉換技術的需求不斷提升,半導體材料在電源領域的應用日益重要。從傳統的矽(Si)功率元件,到近年來快速崛起的寬帶隙半導體材料——碳化矽(SiC)與氮化鎵(GaN),這些技術的進步正在驅動電源轉換技術向更高效率、更高功率密度、更低損耗的方向發展。
目前,矽基功率元件(如MOSFET和IGBT)仍廣泛應用於工業電源、電動車(EV)、可再生能源與消費性電子等領域。然而,隨著功率需求提升,SiC和GaN憑藉其高耐壓、高頻操作與低導通損耗的特性,逐漸成為高效能電源轉換的重要技術。這些新材料的應用,使得電源系統能夠在更小的體積內達成更高的功率效率與可靠性,為電動車快速充電、高效率變頻器及高功率無線充電等新興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持。
隨著技術進步與成本下降,半導體材料的發展正加速推動電源轉換技術的革新。本篇文章將探討各類半導體材料在電源應用中的特性、優勢與發展趨勢,以及SiC與GaN在功率應用設計時的注意事項,以了解如何利用這些技術提升電源系統的效能與可靠性。
電源應用領域的半導體材料發展趨勢
在電源應用領域,矽(Si)、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是目前三種主要的功率半導體材料。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SiC和GaN因為擁有更好的性能,逐漸成為高效能電源應用的熱門選擇。以下是這三種半導體材料在電源應用上的特性、優缺點,以及適合的應用領域。
1. 矽(Si, Silicon)
矽是最成熟且廣泛應用的功率半導體材料,涵蓋從低電壓到中電壓(小於650V)的大多數電源應用。矽半導體的帶隙(Bandgap)為1.12 eV,低於SiC和GaN,臨界電場強度(Breakdown Field)為0.3 MV/cm(較低),電子遷移率(Electron Mobility)為1500 cm²/Vs(適中),導熱係數(Thermal Conductivity)為1.5 W/cm·K(中等),開關頻率通常低於100kHz(適中)。
矽半導體的發展已經相當穩定成熟,矽MOSFET和IGBT技術穩定,可靠性高,且製造成本低,產業鏈完善,適用於如12V、24V、48V供電系統等低頻與低電壓應用。但是矽半導體的耐高溫與高電壓能力較差,在高電壓與高頻率應用中效率不如SiC/GaN,其開關速度較慢,高頻應用的損耗較大,導通電阻(RDS(on))較高影響效率。
矽功率半導體適用於低壓電源轉換(如AC-DC、DC-DC轉換器)、家用電器電源管理(如LED驅動器、適配器)、工業與消費性電子(如UPS、電池管理系統)。
2. 碳化矽(SiC, Silicon Carbide)
SiC是寬帶隙(Wide Bandgap, WBG)半導體材料,適合中高壓、高溫和高頻應用,例如電動車與工業電源轉換。SiC的帶隙為3.26 eV(比Si高約3倍),臨界電場強度為3 MV/cm(比矽高約10倍),電子遷移率為900 cm²/Vs(比矽略低),導熱係數為4.9 W/cm·K(比矽高3倍),開關頻率可達MHz級別。
SiC具有高耐壓的優點,可用於600V~3.3kV高壓應用,如電動車與工業電源,具備低開關損耗,開關速度比矽更快,適用於高頻應用,擁有高溫耐受性,可在200℃以上運行,降低冷卻需求,擁有低導通電阻(RDS(on)),可降低能量損耗,提高效率。但是SiC也有成本較高的缺點,SiC晶圓的製造成本仍比矽高,驅動電壓需求較高,SiC MOSFET需要15V~20V的閘極驅動電壓。
SiC適用於電動車(EV)與充電基礎設施(DC-DC轉換器、OBC、變頻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與風能變頻器)、工業高功率電源(如伺服驅動器、UPS、馬達驅動)、高溫環境應用(如航空電子、鐵路牽引)等應用領域。
3. 氮化鎵(GaN, Gallium Nitride)
GaN是另一種寬帶隙材料,特別適合高頻與高功率密度應用,例如快速充電與數據中心電源。GaN的帶隙為3.4 eV(比矽高約3倍),臨界電場強度為3.3 MV/cm(比矽高約10倍),電子遷移率為2000 cm²/Vs(比SiC和矽更高),導熱係數為2.5 W/cm·K(比矽高,但低於SiC),開關頻率可達MHz甚至GHz級別。
GaN具有極高開關速度,適用於高頻應用(MHz級),擁有比矽MOSFET更低的開關能量損耗,並可減小電源體積,提高功率密度,具有低導通電阻(RDS(on)),可提升效率,降低熱損耗。不過,GaN的耐電壓較低,目前主要用於小於650V應用,難以取代SiC在高電壓領域的地位,其散熱管理較困難,導熱係數低於SiC,在高功率應用中需要更好的散熱設計,且成本較高,雖然GaN的價格正在逐漸下降,但仍比矽高。
GaN的適用應用領域包括快速充電器與USB-C PD電源(如65W、100W GaN充電器)、高頻DC-DC轉換器(如伺服電源、電信基地台電源)、數據中心與伺服器電源(提高功率密度與效率)、5G無線通訊與射頻應用(如GaN RF放大器)。
整體來說,矽適用於低成本、低電壓、低頻應用(如消費性電子、家電),SiC則適用於高電壓、高效率、大功率應用(如電動車、再生能源),GaN適用於高頻、高功率密度應用(如快速充電、數據中心、5G)。
SiC與GaN在功率應用設計時的注意事項
碳化矽(SiC)與氮化鎵(GaN)在功率應用設計中具有高效率、高耐壓、低損耗等優勢,但在設計時需要考慮多個關鍵因素,以確保性能穩定、安全可靠。以下將為您探討在進行設計時應注意的事項。
碳化矽(SiC)功率設計注意事項
SiC元件適用於高電壓、大功率應用,如電動車(EV)、太陽光電變頻器、工業電源等。
由於SiC MOSFET具有較快的開關速度,傳統的矽(Si)MOSFET驅動方式可能無法適用,需使用合適的閘極驅動電壓(通常為15V/-5V),避免過高或過低的閘極電壓影響開關性能或損壞元件。此外,雖然SiC具備較低的導通電阻(RDS(on))和更小的開關損耗,但仍需良好的散熱設計,應選擇低熱阻的封裝(如TO-247、DFN),並使用高導熱材料(如氮化鋁AlN絕緣層)。
另一方面,SiC的高速開關可能導致寄生電感引起的振鈴和電磁干擾(EMI),因此需要最佳化PCB佈局,縮短走線,使用低寄生電感的封裝,如共源共閘封裝(Kelvin Source),且由於SiC MOSFET對短路承受能力較弱,一般短路耐受時間小於5µs,因此在設計時需加入快速過電流保護(OCP)、二極體夾止保護等措施。
由於SiC具有反向導通特性,SiC MOSFET內部的寄生二極體可進行反向導通,但其反向恢復特性較差,可能會產生額外損耗,若應用需要頻繁反向導通,應考慮搭配外部蕭特基二極體(SiC SBD)。
氮化鎵(GaN)功率設計注意事項
GaN元件主要適用於高頻、高功率密度應用,如快速充電、伺服驅動器、DC-DC轉換器等。
由於GaN HEMT(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通常工作在6V ~ 7V之間,閘極耐壓較低(一般小於10V),因此需要避免過電壓驅動,常見方法包括使用閘極電阻、採用內建保護驅動器(如eMode GaN)。此外,由於GaN HEMT沒有傳統MOSFET的寄生二極體,會以同步整流方式工作,可降低反向恢復損耗,因此需確保適當的死區時間設計,以防止短路損壞。
另一方面,GaN具備極高的開關頻率(可達MHz級),但這也會引發較強的EMI問題,PCB設計需最小化寄生電感,採用多層PCB,並確保良好接地。此外,GaN由於高速開關,熱損耗主要來自於佈局不佳的電路及高頻開關造成的損耗,常用封裝如QFN、DFN、GDS,需使用導熱填料或散熱片來有效散熱。
由於GaN HEMT不像SiC有較長的短路耐受時間,通常短路承受時間小於1µs,因此在設計時應加入快速過電流檢測與關斷機制,防止因短路而損壞元件。
整體來說,SiC適合高功率、高電壓應用,如電動車、工業電源,但需要考慮驅動方式、散熱和短路保護。GaN則適合高頻、高功率密度應用,如快速充電、數據中心電源,但需特別關注驅動電壓、PCB佈局與EMI控制,在設計時需根據應用場景選擇適當的材料,並搭配合適的驅動電路與保護機制,以發揮SiC或GaN的優勢。
|
結語
半導體材料技術的發展正在加速推動電源轉換技術的變革,從矽(Si)到碳化矽(SiC)與氮化鎵(GaN),每一代材料的進步都帶來了更高效能、更低損耗和更緊湊的電源設計。傳統矽功率元件仍然在低電壓與中等功率應用中占據主導地位,而SiC和GaN則逐步滲透到電動車、可再生能源、工業電源和高頻電力電子等領域,以滿足更高電壓、更高頻率和更嚴苛的能源效率需求。
隨著製程技術的進步與生產成本的降低,SiC和GaN的市場採用率將持續上升,並加速取代部分傳統矽基元件。此外,未來的電源技術將不僅關注材料選擇,還會結合先進封裝技術、數位電源控制與人工智慧(AI)最佳化,進一步提升電源系統的智慧化與能源效率。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碳中和目標的驅動下,高效率、低損耗的電源轉換技術將成為關鍵發展方向。未來,隨著半導體材料的進一步突破,我們將迎來更加高效率、安全且環保的電力電子應用,為智慧能源時代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除了本文所介紹的半導體材料技術的發展之外,我們還將為您介紹電源拓撲結構、電源電路的設計技巧、離散功率元件與PMIC特性與常見的設計錯誤等電源技術的詳細解析,敬請期待。
為協助您快速瞭解電源設計的解決方案與相關技術,DigiKey特別在以下的網頁介紹了主要的電力電子拓撲、離散功率元件、電源管理晶片(PMIC)、電源供應器與熱管理解決方案,歡迎點擊觀看電源技術的相關網頁介紹。
更多相關技術與精選內容
聲明:各作者及/或論壇參與者於本網站所發表之意見、理念和觀點,概不反映 DigiKey 的意見、理念和觀點,亦非 DigiKey 的正式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