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3D 飛時測距感測器的先進技術,測量生產期間的峰值高度和填充高度
人們普遍認為,技術的進步是一個清晰的線性過程,而在展望未來五至十年的前景後,半導體產業所發佈的製程技術「路徑圖」和節點縮減也推廣了這種觀念,聽上去似乎能從過往發展準確預測和推論未來情形。
當然實際上,所謂「進步」在許多情況下是迥然不同的。在 1947 年,任何探究真空管技術,並預測其近期和中期未來發展的人,都沒料到電晶體技術等徹底顛覆產業的事件。1950 年代初期,探究電晶體和電路的預測家也沒料到 50 年代末會出現積體電路這種技術。
技術的進步不僅僅是這種顛覆性、革命性 (而且往往是意料之外的) 事件的結果,在許多情況下,這些進步還能歸功於某一個領域的從業人員。他們看見其他非相關學科的發展,加以利用後才有這樣的成果。例如,固態製程技術之所以能在許多方面取得進展,是因為高度精細、純化基本元素和化合物的問世,以及太空望遠鏡的光學進展。
除此以外,我們也在飛時測距 (ToF) 系統和感測器方面,看到這種 1+1 > 2 的跨學科進步範例。對於進階機器學習 (ML) 和電腦視覺 (CV) 系統來說,這些技術越來越不可或缺。
在過去十年中,ToF 系統持續普及。儘管業界早就瞭解這些系統的基本原理,但在實際採用時,卻是困難重重且不切實際。如今,多虧有快速強大的運算系統,而且基本光學產品 (如 Photomicrosensor 和可控雷射) 有所進步,ToF 已蔚為主流。
什麼是 ToF?
所有 ToF 感測器都使用光學訊號 (光子),從感測器的發射器發射到目標,然後再返回感測器的接收器,計算光子在這兩個點之間往返所需的時間來測量距離。這就像是雷達的原理,會用到 RF 能量傳輸和回傳反射。ToF 在自駕車,以及智慧型視覺機器人方面有所應用,因此在技術和實用性上正飛快進步。
ToF 有兩種形式:直接和間接型 (圖 1)。直接型 ToF 感測器會發出持續幾奈秒的短脈衝光,然後測量一些發射光回傳所需的時間。相較之下,間接型 ToF 感測器則會發出連續的調變光,並測量反射光的相位,以計算與物體之間的距離。至於要選用哪一種,則取決於應用。
圖 1:直接型 ToF 感測器使用短脈衝光和精確時間測量 (左);間接型則使用連續調變輸出和相對相位測量 (右)。(圖片來源:Terabee/Switzerland)
傳統的非 ToF 攝影機只會映射出色彩導向的二維圖像,且將個別像素繪製在網格上。但高精度的 ToF 感測器卻能在接近 1:1 的像素比下,在傳統照片上增添第三個維度。
這種感測器能建立「點雲」,以視覺方式呈現攝影機視野的 X、Y 和 Z 座標中的單一像素,進而達到這些效果。ToF 感測器甚至能在影片上增添第三個維度,因為影本基本上就是圖像的集合。如此一來,就能建立動態的三維點雲,以及即時的深度映射視訊串流。
不限於車輛
ToF 的可用性不限於自駕車,Banner Engineering 的 ZMX 系列 3D ToF 感測器就是一個例子 (圖 2)。憑藉本身的 850 nm 紅外線 (IR) 光源,ZMX-3DE2500HF 單元可以測量並監測 3D 區域內的物體,並針對生產線上的填充應用,提供單一感測器解決方案。此單元可以偵測峰值高度和平均填充高度。
圖 2:ZMX 系列 3D ToF 感測器可以測量、監測並偵測生產線上的峰值高度和平均填充高度。(圖片來源:Banner Engineering)
ZMX 系列具有 60°×45° 的大視野 (FOV),解析度為 272×208 像素,測距範圍為 200 至 2,500 mm。由於感測器可以偵測任何尺寸、形狀或方向的物件,因此是自動化工業和生產應用的理想工具,因為在這些應用中,材料、產品或包裝會堆積在指定區域內。另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是感測器完全自給自足,無需搭配其他控制器或 PC。只需定義幾個設定值,幾分鐘內即可完成部署。實體連接也很簡單;只需要一條電源線和一條乙太網路線即可。
ZMX 系列感測器的用途:
- 在自動化系統中,對滑道或輸送帶送來的容器,監測其內容物。結合數位成像和數千個雷射量測點,便能偵測三維區域內的物體。
- 無論最高點位於該感應區域的何處,都能識別出物體的最大高度。另外,感測器也有助於計算填充容積。使用單一 3D 感測器是確保容器填充一致、避免過度填充、追蹤填充率,並微調製程速度的絕佳方法。
- 可簡化需要多個單點感測器的應用。單一 3D 感測器更容易安裝及追蹤,並提供更可靠的效能。在測量堆積物形狀時,傳統的單點技術可能不可靠。
例如,若放置一個容器來收集一定數量的小型矩形盒時,內容物會堆積,形成一堆不可預測的形狀。為了準確判定容器何時已滿,感測器解決方案須能偵測出容器所佔總區域的填充高度變化。
例如,單一雷射可能會藉由感知兩個物體的間隙來指出低量填充;或超音波感測器可能因為訊號被角度或形狀奇怪的物體反射,導致沒有讀數 (圖 3)。相較之下,一個置於中央的 ZMX 感測器就可在全部三個維度上提供完整的區域覆蓋率。
圖 3:超音波感測器可能被目標物間隙或奇怪的反射 (左) 所誤導;反之,ToF 系統則能提供完整的 3D 區域覆蓋率 (右)。(圖片來源:Banner Engineering)
別忘了設置也相當簡易
由於這些裝置只有兩個連接器,加上一些實用的 LED 指示燈,因此實體的互連非常簡單。一個是乙太網路的 M8 母接頭,另一個是 M8 圓形公接頭,此接頭可傳送 DC 電源 (12 至 30 VDC),並提供兩個數位 I/O 通道 (圖 4)。
圖 4:ZMX 系列感測器單元提供使用簡便的 LED 指示燈,並可透過兩個 M8 圓形接頭,完成簡單的接線互連。(圖片來源:Banner Engineering)
儘管電氣連接已經夠簡單了,位置和區域感測器仍有其他挑戰,其中之一就是如何設置感測器,才能看到該看到的東西 (不多也不少)。
幸好 ZMX 系列的設置作業相對簡單。Banner 3D Configuration 軟體能顯示您需要設定並微調的感測器參數,以及須配置的所有連線和 I/O 設定等資訊 (圖 5)。
圖 5:ZMX 系列的設定和配置可透過功能強大的 Banner 3D Configuration 視覺化軟體套件來簡化。(圖片來源:Banner Engineering)
此軟體可將工作區分成幾個窗格:
1.「Image Pane Parameters」(圖像窗格參數) 包括縮放功能;x、y、z 座標;圖像顏色;視圖選擇。
2.「Image」(圖像) 窗格能顯示感測器擷取到的當前圖像。還能呈現先前已儲存的檔案 (以便與感測器斷開連線後查看)、儲存圖像檔案,並在觸發模式設定為「外部」(External) 或「軟體」(Software) 時手動觸發感測器。
3.「Connection」(連線) 窗格則能啟用與感測器之間的連線。
4.「Sensor Controls」(感測器控制) 窗格可控制觸發模式和照明輸出。
5.「Fill Level」(填充高度) 窗格包含了感興趣區域和感測器控制的選項,以及即時填充和峰值高度等資料。
6.「Communications」(通信) 窗格可設定感測器的通訊協定和 DHCP 選項。
7.「Sensor Maintenance」(感測器維護) 窗格包含了用於更新韌體、恢復預設值或先前設定值,以及備份目前感測器設定值的感測器資訊和選項。
結論
要對三維區域內的物體進行準確一致的感測、測量和監測,進而偵測實際生產環境中的峰值高度和平均填充高度,通常並不容易。Banner Engineering 的 ZMX 系列 3D ToF 感測器運用光學型 ToF 硬體技術和軟體演算法等最新的創新技術,可以克服這些問題,能更輕鬆提供一致且可靠的結果。這款感測器有圖形化配置工具的支援,可大幅簡化設置、安裝和實際的使用。
相關內容
1:ZMX 系列 3D 飛時測距感測器
https://www.bannerengineering.com/us/en/company/new-products/zmx-series.html#/
2:ZMX 系列 3D 飛時測距感測器快速入門指南
https://info.bannerengineering.com/cs/groups/public/documents/literature/229164.pdf
3:ZMX 系列 3D 飛時測距感測器說明手冊
https://info.bannerengineering.com/cs/groups/public/documents/literature/230551.pdf
4:消除輸送帶的堵塞誤報,提高工廠自動化生產力

Have questions or comments? Continue the conversation on TechForum, Digi-Key's online community and technical resource.
Visit Tech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