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線的創新材料和設計能克服多頻段 GNSS 的困境

全球定位系統 (GPS) 自 1970 年代末期至 1980 年代間,在美國國防部 (DoD) 的支持下,其作用和應用皆大幅成長。最初僅用於導航和飛彈導引,現在則整合到資產追蹤和監測、自動駕駛車、農業、穿戴式裝置,還有其創始人從未設想過的其他眾多最終用途。

在美國成功部署 GPS 後,其他國家和區域也開發並推出等同 GPS 的系統,統稱為全球導航衛星系統 (GNSS)。GNSS 包括 GLONASS (俄羅斯)、Galileo (歐盟) 和 BeiDou (中國),以及兩個區域型的 GNSS 系統:QZSS (日本) 和 IRNSS/NavIC (印度)。

雖然最初的 GPS 接收器系統很龐大,幾乎放不進後車廂,但現代技術已將 GNSS 核心引擎縮小到單一積體電路 (IC)。無論 GNSS 類型如何,這些系統全都需要經過最佳化的天線,以接收來自 GNSS 衛星陣列的極低位準 RF 訊號。隨著 GNSS 接收器的尺寸縮小且功率要求降低,天線的尺寸也要跟著縮小。

但這會對接收器帶來挑戰,因為就必須處理不只一個 GNSS 系統或頻段。在此情況下,需要的天線必須針對使用中的不同系統,處理其較低和較高的 RF 頻段 (圖 1)。

圖 1:針對使用中的各個系統,其指定的 GNSS 頻率分配和頻段皆呈現出重疊和分離。(圖片來源:Taoglas Limited)

GNSS 頻段與頻率具有以下名稱:

  • 1,559 至 1,610 MHz,稱為 L1、E1、B1
  • 1,215 至 1,300 MHz,稱為 L2、E6、B3、L6
  • 1,164 至 1,215 MHz,稱為 L5、E5、B2、L3

請注意,L 頻段是指 1,525 至 1,559 MHz 的頻率範圍,且各衛星都會使用此頻段來傳輸校正訊號。

寬頻或多頻段天線的需求,可追溯至 20 世紀初的無線通訊早期階段,且有兩種通用的作法可達成。一種是使用實體「陷波器」或負載線圈,讓單一窄頻天線在兩個不同的中心頻率下共振。另一個作法是採用專為達到寬頻效能而設計的單一天線。

對當今的緊湊型系統設計來說,這兩種解決方案都並非 GNSS 天線的首選。陷波器作法需要相對較大的離散電感和電容,而寬頻天線則會犧牲對效能至關重要的屬性,例如增益和效率。

優異的天線作法

現在已經有個更好的解決方案,就是 Taoglas LimitedInception 系列。以 HP5354.A (圖 2) 為例,就是一款多頻段、1,160 至 1,610 MHz 的被動式 GNSS 塊狀天線,專為增強定位準確度而設計。這款創新的陶瓷塊狀內塊狀天線,具有針對 BeiDou (B1/B2a)、GPS/QZSS (L1/L5)、GLONASS (G1) 和 Galileo (E1/E5a) 頻段的最佳化增益。

圖 2:HP5354.A 是一款緊湊的薄型天線,經過最佳化,可發揮雙頻段 (L1 和 L5) GNSS 效能。(圖片來源:Taoglas Limited)

HP5354.A 的尺寸為 35 × 35 mm,高度為 4 mm,因此非常適合緊湊的薄型設計。採用 11 引腳的封裝,其中 3 個引腳用於接收訊號介面 (2 個用於 L1 頻段,1 個用於 L5 頻段),而其餘引腳則當作接地。

多重饋入型 HP5354.A 已使用 70 × 70 mm 接地面進行調諧和測試,具有優異的輻射模式。可以涵蓋新一代 L1/L5 GNSS 所需的頻段,並可在兩個頻段上,針對關鍵頻率的相關參數發揮完整特色,包括回波損耗、電壓駐波比 (VSWR)、效率、平均增益、峰值增益、軸比、相位中心偏移、相位中心變化和群體延遲。

Taoglas HP5354.A 的應用

雖然 HP5354.A 能搭配使用者提供的前端模組使用,但 Taoglas 可利用 TFM.100B GNSS RF 模組簡化低位準訊號鏈的開發。此高效能模組可涵蓋 L1 和 L5 頻段,專為搭配多重饋入塊狀天線使用而設計。

TFM.100B 具有雙級低雜訊放大器 (LNA),可在所有頻段提供超過 25 dB 的增益,並達到小於 3 dB 的低雜訊指數。此模組在低頻段和高頻段的訊號路徑中均採用表面聲波 (SAW)/LNA/SAW/LNA 拓撲結構,以免不必要的頻外 (OOB) 干擾過度驅動 GNSS LNA 或接收器。

TFM.100B 中的 SAW 濾波器經過精心挑選和放置,可提供優異的 OOB 拒斥效果,同時維持 3 dB 的低雜訊指數。這款容易整合的表面黏著裝置尺寸為 20 × 18 mm,能以 1.8 至 5.5 VDC 單電源操作。

Taoglas 提供 AHPD5354A 評估板 (圖 3),可進一步簡化 HP5354.A 整合到完整系統的作業。此板件具有 TFM.100B RF 前置放大器,以及 Taoglas HC125A。這款薄型、高效能的 3 dB 混合式耦合器,專為多重饋入多頻段 GNSS 應用而設計。HP5354.A、TFM.100B 和 HC125A 能以整合式訊號鏈的方式一同運作。

圖 3:AHPD5354A 評估板具有 L1/L5 訊號用的混合式耦合器,以及全功能的 RF 前置放大器和濾波器,可提供完整的 RF 訊號鏈。(圖片來源:Taoglas Limited)

HP5354.A 透過三個引腳提供兩條正交饋線,其中兩個引腳用於 L1 頻段天線輸出,另一個引腳則用於 L5 頻段輸出。這些饋線會結合到 L1 頻段用的混合式耦合器中,以確保最佳的軸比並產生右旋圓極化 (RHCP) 訊號,接著再呈現給 TFM.100B 上的對應輸入端。

請注意,HC125A 混合式耦合器僅需用於此天線的 GNSS 高工作頻段 (1,559 至 1,610 MHz)。評估板的佈局圖可指出如何將混合式耦合器放置在天線引腳附近,以及如何使用兩個並聯的 100 Ω 電阻正確端接。

結論

無處不在的 GNSS 利用複雜的核心 IC 和進階演算法來進行必要的運算,以判定接收器的位置。要向這些 IC 提供原始訊號是 RF 訊號鏈必經的挑戰,接收器天線就是起點。Taoglas 的 HP5354.A 是一款微型的雙頻表面黏著式天線,可同時支援較低和較高的 GNSS 頻段。若搭配 Taoglas 混合式耦合器和低雜訊前置放大器裝置一同使用,設計人員就享有直覺的解決方案,可實作 GNSS 接收器的 RF 前端。

相關內容

關於作者

Image of Bill Schweber

Bill Schweber 是電子產品工程師,至今已撰寫三本有關電子通訊系統的教科書,以及數百篇技術文章、評論專欄,及產品特色介紹。他曾擔任 EE Times 的多個特定主題網站的技術網站管理人,以及 EDN 的執行編輯和類比技術編輯。

在類比和混合式訊號 IC 領導廠商 Analog Devices, Inc. 任職期間,Bill 從事行銷溝通 (即公關) 職務,因此他在技術及公關職能兩個方面皆有實務經驗,能與媒體雙向交流公司產品、業務事例及傳遞訊息。

Bill 在加入 Analog 從事行銷溝通職務前,原在業界舉足輕重的技術期刊擔任副主編,也曾任職於該公司的產品行銷和應用工程團隊。在此之前,Bill 於 Instron Corp. 從事材料測試用機器控制的類比電路和電源電路設計以及系統整合。

他擁有麻薩諸塞大學電機工程碩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電機工程學士學位,為註冊專業工程師,並持有進階級業餘無線電執照。Bill 也曾就各類工程主題進行線上課程的規劃、撰寫及講授,包括 MOSFET 概論、ADC 的選擇以及驅動 LED。

More posts by Bill Schweber
 TechForum

Have questions or comments? Continue the conversation on TechForum, Digi-Key's online community and technical resource.

Visit Tech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