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保證值得投資的三大供應鏈技術
預算一向有限。供應鏈向來注重成本和恢復力的最佳組合。這意味著,供應鏈執行長 (CSCO) 有個艱難的重責,就是選擇正確的方式,將供應鏈的資金投資在技術上,創造出最有利的影響。
這是一項棘手的任務,每個部門和職能都有各自熱衷的專案,並且這些專案可能多少有些回報。換言之,供應鏈會有幾十甚至幾百個計畫相互競爭,來爭取投資。Gartner 的供應鏈技術成熟度曲線說明了這種豐富性 (圖 1)。
圖 1:目前正採用大量技術,以更快地收集供應鏈洞見並做出策略性決定。不過,這些技術的成熟度有高低之分。(圖片來源:Gartner,2021 年 10 月)
市場成長率也很顯著:分析師預計,供應鏈管理市場到 2030 年的年增率將為 10.7%,市場價值將從 $187 億美元成長至 $526 億美元。1 根據 Gartner 近期針對幾乎 200 名 CSCO 所做的調查,目前成本最佳化和恢復力是供應鏈決策高層的優先要務。2
圖 2:未來十年,供應鏈管理市場將大幅成長,並且會更關注在如何提高供應鏈可見性。(圖片來源:Allied Market Research)
今日,有兩種供應鏈技術已成為一般供應鏈中的基本必要技術,即雲端運算與儲存,以及存貨與網路最佳化工具。[1] 不久的將來,還需要將其他技術亦增添到必要技術清單中。上個月,Gartner 在自家供應鏈座談會上指出三種技術:
- 人工智慧
- 供應鏈風險管理 (SCRM)
- 供應鏈卓越中心 (SC CoE)
我們來看看這些技術目前或日後將會為供應鏈帶來什麼影響。
在運作中引入 AI 大腦
在供應鏈中使用人工智慧 (AI),目前固然還在初期階段,但我相信這將有助於打造敏捷彈性的供應鏈,而且大大減少倚賴人力介入處理日常問題。正確徹底善用 AI 時,AI 可以分析大量資料、追蹤資料中的關係,並利用該分析主動提供更高的運作可見性,同時建議最佳的前行路徑。AI 也具備調適性,可提供跨供應鏈多個階層的可見性。
潛在的好處很廣,也能有效應對我所見到的一些最大供應鏈挑戰。例如,定價和需求預測有望會更及時、更準確,這永遠是件好事。在採購上,製造商能改善與供應商的資料整合,擺平供需難題,並能因應定價和可用性方面的變化。此外,AI 也能應用於物流,將貨物、合約等進行最佳化;以及生產,可敏捷地規劃和安排生產流程。
降低風險,提升恢復力
請記住,風險不是「會不會發生意外」,而是知道會發生,且已做好因應準備。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強調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不斷變化的貿易限制與天災 (火災、颶風及水災) 亦是如此。福島核災的後果,又有誰忘得了?
現今,許多供應鏈都備有風險緩解計畫,但這些計畫通常並未解決真正影響供應鏈的現實因素。我們需要更加懂得如何在整個擴展的供應鏈中辨識和減輕風險。也就是說,我們也許知道自身風險為何,但也要瞭解合作夥伴的風險,及其合作夥伴的風險,才能為缺貨、生產中斷和供應延遲做好準備。
追求卓越
電子器件製造商應鎖定的第三個部分是供應鏈卓越中心 (CoE)。這種方式非常別出心裁,用來確保公司不斷追求改善運作面,以及建立用於追蹤和評估成功的策略。
雖然十個供應鏈公司中,多達八個都設有供應鏈卓越中心,但努力持續監測供應鏈的功能、能力和流程,確保它們狀況良好,這仍然很重要。要讓公司的人員、流程或技術變得更加有效,總是還有補強的空間。簡單地說,卓越中心能夠確保公司見證並成功實作下一個重大供應鏈技術,進而大大提升公司的效率和彈性。
我們這個產業的公司,早就不需要全面網羅每項新浮現的技術。任何一家公司均無足夠的資金來做到這一點。同時,對抗工業革命的公司注定會滅亡。對於和關鍵商業目標息息相關的成熟技術與新興技術,贏家會在當中找到平衡,並體認到供應鏈本身的戰略重要性,且予以援助。審慎投資,日後供應鏈將有望邁向卓越。
參考資料
1: https://www.alliedmarketresearch.com/supply-chain-management-software-market
3: mhi.org/publications/report (來源:Deloitte,MHI)

Have questions or comments? Continue the conversation on TechForum, Digi-Key's online community and technical resource.
Visit Tech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