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有效的商業策略來適應關稅
美國的電子產業正經歷重大轉型,試圖讓半導體製造業回流,同時維持其全球製造業的地位 (圖 1)。關稅的相關討論和改變持續進行,使原先已充滿挑戰的規劃過程更加複雜。
圖 1:美國的半導體產業活動範圍。(圖片來源: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關稅並非短暫的措施,而是持續的策略,用以促進國內製造業發展,以及對施展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合作夥伴施加壓力。1特別是針對原始設備製造商,瞭解並因應這種不斷變化的情況,對於保持競爭力和連續性非常重要。2未來需要持續注意實際市場的策略管理。
對整個產業的影響及對原始設備製造商的挑戰
已擬議和既有的關稅,都可能會影響電子產業的各種關鍵投入,從原物料到精密組件。這些變化的中心是對原產於中國的半導體徵收高關稅,這點影響很大,因為由 Cognitive Market Research 的報告指出,美國原始設備製造商使用的重要建構模塊中,超過 36% 來自中國。3此外,含有半導體的產品仍有可能被徵收新關稅,對產業在分類上帶來相當大的混亂。
關稅在本質上會產生巨大的連鎖反應,包括可能導致整個電子產品供應鏈的成本增加和營運困難。許多美國電子公司的利潤率很低,並且依賴「及時」生產,因此成本的突然上漲或延遲會造成顯著的影響。製造商回報其投入成本明顯上升,尤其是往常從中國採購的關鍵零件。4
除了直接成本之外,產業還需要管理供應鏈僵局和不可預測的運輸延誤,以避免嚴重擾亂產品發布和生產週期,特別是針對晶片、電池、電路板等關鍵組件。公司必須決定是否要吸收這些不斷上漲的成本 (這將會大幅侵蝕原已微薄的利潤),或是將其轉嫁出去,冒著銷售額下降的風險。
因應關稅挑戰的策略建議
在此動盪的環境中,原始設備製造商需要採取積極的分層策略,保護其利潤並確保供應鏈完整。利用技術最佳化供應鏈和製造,將有助於避免成本轉移。然而,創新的原始設備製造商應該尋找其他方式來最佳化設計、尋源、交付,將關稅費用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是否能成功取決於明智的尋源決策、創意的設計,以及對貿易政策的密切監控。
首先,組織應該進行供應鏈審核,並注意分散的機會。若是過度依賴任何一個國家,尤其是中國,都會使企業面臨相當大的關稅和地緣政治風險。原始設備製造商應主動辨識並認證關稅較低或免關稅地區的替代供應商,例如越南、印度、墨西哥、台灣。5
公平、謹慎的合約談判也是一大關鍵。原始設備製造商應與其供應商和客戶公開溝通,以分擔關稅負擔。在合約中加入允許在適用關稅時調整價格的條款,有助於分散整個供應鏈增加的成本,並維持合作關係和穩定的價格。
將生產地點遷移至離美國本土更近的地方,特別是墨西哥或甚至美國中西部,也是另一個明智的策略,尤其是在國產晶片商機提升的環境下。(圖 2)。《晶片法案》(CHIPS Act) 等政府激勵措施正在推動重建國內晶片生產的投資。對於高價值或高風險產品,在國內生產可以提高供應的穩定及加速上市。
圖 2:未來十年,美國晶圓廠產能將大幅提升。(圖片來源: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原始設備製造商在設計最終產品時,應著重於減少依賴關稅目標國家生產的零件。在設計過程中,則應該考慮重新設計產品,使用可互換或多重供應商來源的模組化零件,以達到彈性。依據協調關稅表 (HTS) (對貿易商品進行分類的一種標準化系統) 對商品進行正確分類,並定期審核 HTS 代碼,即可節省大量成本。6這些代碼能確保製造商支付正確的關稅稅率,並有助於發現屬於免稅分類的產品。此外,透過維持合規,原始設備製造商可以避免遭受罰款和審查,並防止因分類錯誤導致海關的延誤。
享有貿易優勢
最後,製造商需要注意貿易和關稅狀況。原始設備製造商應該向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 (FTA) 的國家採購零件,例如墨西哥、加拿大 (根據 USMCA)、韓國、新加坡。將生產或零件尋源轉移到這些地區,有助於避免關稅。
使用對外貿易區 (FTZ) 和保稅倉庫也是有用的策略。在美國境內的這些指定區域,允許公司推遲繳納關稅,直到貨物正式售出或從該區域移出,如此可以改善現金流。並且還允許產品轉出口而無需繳納美國進口關稅,可讓關稅重新分類。7
針對僅出口部分產品的原始設備製造商,關稅退稅計畫允許退還隨後轉出口或銷毀的商品高達 99% 的進口商品關稅,可為參與全球供應網路的公司大幅回收成本。8
原始設備製造商應持續密切注意貿易政策的發展,並且主動與產業協會合作。在關稅審核過程中,提供產業資料並提出意見,有助於制定更有目標的貿易行動,以達到安全,而不會不必要地擾亂供應鏈。貿易政策應視為動態的商業變化,而不是靜態的背景因素。
關稅正深刻地重塑美國電子產業。在這個動盪的環境中,要取得成功,必須結合敏捷性與研究導向的遠見。電子製造商若能積極進行多方尋源、最佳化產品設計、運用貿易工具、投資先進技術,以及維繫強大的供應鏈合作夥伴關係,則可以應對當前的關稅動盪,並在未來幾年更具彈性和競爭力。
參考資料:
1:https://www.tradecomplianceresourcehub.com/2025/07/25/trump-2-0-tariff-tracker/
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jk0bfnFwB4
4:https://budgetlab.yale.edu/research/state-us-tariffs-may-12-2025
5:https://blog.matric.com/china-tariffs-on-electronics-manufacturers
8:https://www.cbp.gov/trade/programs-administration/entry-summary/drawback-overview
Have questions or comments? Continue the conversation on TechForum, Digi-Key's online community and technical resource.
Visit TechFor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