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電動車充電纜線,能讓使用者感到舒適,更可確保安全可靠

對一般民眾而言,直接插拔中小型電氣連接器非常便利。他們會直接使用未受保護的 USB、RF 同軸、HDMI 和其他小型低電壓連接器,為手機及其他許多裝置充電。也有人將完全暴露的「筒型」連接器接上 AC-DC 配接器 (壁式充電器),來對裝置充電。這些連接器的電壓和功率都很低,因此不會對使用者造成危險。

即使電壓較高,多數消費者需要時也能輕易插入 AC 電源線 (120/240 V),但此動作發生的頻率比低電壓連接器還低。民眾已瞭解要謹慎使用這些 AC 連接器,因為這些裝置並非完全封閉、有些插片會稍微外露,且絕緣體和連接器主體也常老舊破損。

線路觸電造成的傷亡人數非常低,這點著實令人吃驚。根據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電擊傷) 的報告1,美國每年約有 1000 人死於電擊傷。其中,約 400 人死於高壓電擊傷,50 至 300 人死於雷擊。另外,每年還有至少 30,000 起非致命的觸電事故;美國燒燙傷總入院人數中,約 5% 是因為受到電擊傷。

電擊傷大約 20% 發生於兒童族群,包括嬰幼兒和青少年,且大部分發生在家裡。成年人中,電擊傷主要發生於職場,更是工作場所相關創傷性死亡的第四大主因。幸好,居家觸電事件並不常引發燒傷或更嚴重的後果。簡而言之,一般民眾知道 AC 線路電壓具有潛在危險性,因此在處理 AC 電源線和插頭時會較為謹慎小心。使用電動車 (EV) 時,也必須具備此等熟悉度和相關的安全認知。

電動車充電推升對用電熟悉度和安全性的關注

隨著電動車更加普及,一般消費者對較高的電壓、電流和功率 (高達 250 kW),以及相關的連接器和纜線組件,應該已經很熟悉。某些電動車使用者打算用 120/240 VAC 線路「在家充電一整夜」,許多人還會在家中安裝高功率 Level 2 DC 充電器,以便享受更快的充電時間與更高的效率。當然,使用者上路時也會使用公共充電站的 Level 2 充電器。這些使用者希望充電器的連接/斷開流程能簡易可靠,而且類似於內燃式引擎 (ICE) 汽柴油的加油順序 (圖 1)。

圖 1:為電動車使用者提供舒適感的要素,包括確保充電的連接和斷開順序與典型的內燃引擎車輛相似 (圖片來源:Phoenix Contact)

這些充電器的佈線和連接器配置,必須符合一些高難度的目標,包括使用簡便性、與汽柴油加油設備尺寸的相似度,還是出色的蓄電量、電氣與散熱安全性,以及整體的耐用性 (包括抗濫用的設計)。

值得注意的是,業界所謂的「纜線」是指連接器相連的纜線,因為兩者會無縫整合成一個單元供貨,而非兩個不同的子組件。

連接器和纜線的範例可指出箇中挑戰

AC 線路的連接器和纜線,必須符合少數幾項電氣與機械要求。舉凡簡易的雙線未接地配置 (例如家用桌燈所用的配置) 到三線、高完整性的家電接地插頭都包含在內。這些都隨附實心的模製纜線和連接器外罩。

相較之下,電動車配置必須處理更高的電流和電壓、感測因環境條件和自體發熱產生的內部升溫、取得使用者的使用與濫用情形 (纜線摔落地面、遭到輾過、停入水坑和泥沼中),並可在未受保護的環境中,依然提供極高的電氣和機械完整性。在許多情況下,使用者可能會嘗試 (並成功) 在車體一部分碰水時充電 (圖 2)。

圖 2:不推薦,但仍然有效:電動車充電站具有多重防護,可確保即使在非常潮濕的情況下也能安全充電。(圖片來源:Sun/News Group Newspapers/UK)

雖然這一切並不容易達成,但如同 Phoenix Contact 針對電動車提供的 CCS C-Line DC 充電纜線系列所示 (包括連接器),其實辦得到。此系列分成兩組,雖然彼此類似,但有一個明顯的差異,北美為 Type 1 (SAE J1772),配有離散式鎖定夾;歐洲則為 Type 2 (IEC 62196-3) (圖 3)。兩組的規格和實體外觀略有不同。

圖 3:北美 (左) 和歐洲 (右) 的 CCS C-Line DC 充電連接器具有類似的功能,但尺寸略有不同。(圖片來源:Phoenix Contact)

CCS C-Line DC 充電纜線配有獨特的輕型連接器,依據 CCS 標準進行設計,但尺寸較小,可方便處理及存放。有些地點沒有高充電功率的需求,又或者 DC 充電比 AC 更合適時,這些纜線就是專為這些地點而設計製造。這些纜線將可用於私人住宅、公寓大樓、停車場和企業。CCS C-Line 纜線的充電電流高達 80 A,可提供比 AC 充電纜線更高階的功能,且充電速度更快。

主要市場將是電動車維修設備 (EVSE) 的製造商和車隊業者。Type 1 和 Type 2 類別中,有不同的產品款式可供選擇,根據需求的電流容量,可選擇 6 AWG 或 10 AWG 電線,且纜線長度介於 4 至 7 m 不等。

使用者並不關心連接器觸點的線路圖或功能配置,例如正負 DC 電源觸點 (DC+ 和 DC-)、防護接地 (PE) 和插入後的訊號觸點 (CS 和 CP) 等 (圖 4)。

圖 4:CCS C-Line 連接器的關鍵觸點包括正負 DC 電源觸點 (DC+ 和 DC-)、防護接地 (PE) 和插入後的訊號觸點 (CS 和 CP)。(圖片來源:Phoenix Contact)

他們反而更關心是否採用舒適的外型尺寸,以及外觀和觸感是否類似傳統「加油槍握把」的汽柴油幫浦手柄組件 (圖 5)。

圖 5:採用 CCS 充電配置的 DC 組件,貼近傳統的汽柴油油箱加油流程,使用時帶來令人安心的熟悉感。(圖片來源:Phoenix Contact)

不過,CCS 電動車要順利充電所仰賴的許多技術特點,可能極易遭到使用者忽視,必須予以公開;這些特點如圖 6 中圈選的數字所示。

圖 6:CCS C-Line 在技術和效能方面具有六大特點及功能,只是使用者可能並未注意到 (除非帶有標籤和標誌),但對運作的正確性、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來說非常重要。(圖片來源:Phoenix Contact,經 Bill Schweber 修改)

1) 整合式溫度感測器技術:能在電源觸點直接精準測量溫度,過熱時可中斷充電流程,以免危及使用者和破壞充電站。

2) 鍍銀觸點:電源和訊號觸點的鍍銀表面,能確保有效傳輸電力,提供最佳的腐蝕防護效果和長久的使用壽命。

3) 個別標誌:充電連接器能以客製化標誌替代 Phoenix Contact 的標誌,並印在可抗紫外線及耐天候的塑膠標籤上。

4) 精巧設計搭配人體工學手柄:手握區形體設計符合人體工學,確保輕鬆操作及舒適觸感。此外,精巧的設計可確保充電站和充電連接器具有和諧的整體外觀。

5) 巧妙的密封概念:精細的密封概念,可確保持續達到縱向防水,避免水分滲入充電連接器或纜線。

6) 依據 DIN EN 50620 標準設計的纜線:此充電纜線特別堅固,經過 VDE 認證,並專門針對電動運具應用而設計,在絕緣厚度、材料彈性與其他特性上有所講究。

結論

要對電動車進行 DC 充電,需使用符合嚴格電氣和機械效能標準的連接器與纜線組件。在外觀、觸感、操作和整體舒適感上,也必須符合消費者期待。Phoenix Contact 的 Type 1 與 Type 2 CCS C-Line DC 充電纜線符合這些要求,並有多種款式,可滿足不同的終端設計要求。

相關內容

1:緊湊型 CCS 纜線提供第 2 級 DC 快速充電

https://www.digikey.com/en/articles/compact-ccs-cables-provide-level-2-fast-dc-charging

2:如何採用一系列連接器來支援完善的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

https://www.digikey.com/en/articles/how-to-employ-a-connectors-for-ev-charging-infrastructure

參考資料

1: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48087/

關於作者

Image of Bill Schweber

Bill Schweber 是電子產品工程師,至今已撰寫三本有關電子通訊系統的教科書,以及數百篇技術文章、評論專欄,及產品特色介紹。他曾擔任 EE Times 的多個特定主題網站的技術網站管理人,以及 EDN 的執行編輯和類比技術編輯。

在類比和混合式訊號 IC 領導廠商 Analog Devices, Inc. 任職期間,Bill 從事行銷溝通 (即公關) 職務,因此他在技術及公關職能兩個方面皆有實務經驗,能與媒體雙向交流公司產品、業務事例及傳遞訊息。

Bill 在加入 Analog 從事行銷溝通職務前,原在業界舉足輕重的技術期刊擔任副主編,也曾任職於該公司的產品行銷和應用工程團隊。在此之前,Bill 於 Instron Corp. 從事材料測試用機器控制的類比電路和電源電路設計以及系統整合。

他擁有麻薩諸塞大學電機工程碩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電機工程學士學位,為註冊專業工程師,並持有進階級業餘無線電執照。Bill 也曾就各類工程主題進行線上課程的規劃、撰寫及講授,包括 MOSFET 概論、ADC 的選擇以及驅動 LED。

More posts by Bill Schweber
 TechForum

Have questions or comments? Continue the conversation on TechForum, Digi-Key's online community and technical resource.

Visit Tech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