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獲得晶片法案馳援,期待供應鏈日趨平衡

近年來,美國在半導體技術上的消費比其製造這些關鍵的微電子產品更為出名。不過,《2022 年美國晶片法案》[1] 已經承諾推動美國本土在半導體製造、設計和研究方面的創新。

拜登總統更在上個月初簽署此法案並生效。此法案將提撥 542 億美元的基金來支援美國國內技術創新,主要是針對半導體產業。這項立法更隸屬於 2800 億美元的《晶片與科學法案》[2] 一部分。

圖 1:2022 年的《晶片法案》預計將四分之三的基金 (約 390 億美元) 提撥給半導體獎勵措施,另外 110 億美元用於研發。(圖片來源: Forrester)

美國失去立足點

六十年前,美國發明了半導體晶片,在隨後的幾年裡,更站上技術製造的領導地位。然而,如今,全球大約只有十分之一的半導體供應量是在美國生產,但晶片銷售量大約有一半都賣到美國。在 1990 年,這個數字還要更高,因為當時美國製造了大約 37% 的晶片。這些數字並未展現成功的樣貌。

與此同時,全球四分之三的半導體都在東亞製造。這不斷擴大的差距,可以追溯到中國政府對晶片製造業提供高達 1000 億美元的補貼。相比之下,美國聯邦政府的投資,相對於國內生產毛額 (GDP),則維持平穩。其他國家對該國國內半導體產業的大力投資,促使這些地區的技術能力迅速精進。

在美國建造半導體晶圓廠成本頗高,因此要保持領先地位更具挑戰。根據半導體產業協會 (SIA) 的資料顯示,十多年來,在美國建造和經營晶圓廠的成本比在臺灣、韓國或新加坡高出約 30%,比在中國建廠高出 37% 至 50%。這種差異和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政府的獎勵措施。[3]

半導體屬於關鍵資源

半導體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性不應低估。這些晶片能促進人工智慧 (AI)、5G/6G、量子運算和雲端服務等關鍵技術,這都有助於美國經濟以及國家安全。

此外,最近幾個月更突顯出半導體短缺如何減緩經濟並打擊消費者信心。

圖 2:半導體銷售在眾多產業逐漸增長,並將隨著時間的推移繼續增加。(圖片來源: SIA)

一般消費者現在已經熟悉「供應鏈問題」的概念,因為從電動車到電器等,都延遲交貨而讓各項物品都遙不可及。因為許多產品都含有電子元件,各領域的製造商,從航太、國防、醫療到汽車、通訊、資訊技術和製造業,無不需要越來越多的晶片。為了滿足需求,就必須要有供應,而這個「供應」就來自政府的支持。

《晶片法案》內容為何?

《晶片法案》著重於半導體的研發以及在美國本土製造。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 (OSTP) 主任 Alondra Nelson 博士表示:「引領半導體和微電子先進研發的創新生態系統很快將獲得新動能的挹注,將以 130 億美元的目標聯邦基金,從原型設計、商業化到製造的所有層面加以資助。」[4] 目標是在美國本土建立半導體晶圓廠。在美國製造所需的高成本一直是促使 OEM 廠商在境外生產的原因,但透過此法案的支持,在美國誕生的創新亦可在國內開花結果。

除了一小部分基金 (20 億美元) 會提撥給汽車和國防製造商所用的現有或傳統晶片,其餘大部分資金將專門用於創新。大約 132 億美元會用於發展半導體人才,因為這對產業的成功和美國的經濟都至關重要。

《晶片法案》有機會提升美國技職專業人員的就業數,並且因應全球市場遭遇的一些供應鏈不確定性;境外生產的複雜性,從關稅的波動到不可預期的海外天然災害等,都是導致不確定性的因素。為了充分發揮法案效益,半導體 OEM 廠商勢必將重新思考其全球策略。儘管如此,法案也並非應急之道,因為晶圓廠需要數年才能建成,但至少這是個值得期待的開端,能讓供應鏈日趨平衡。

參考資料:

1: https://www.commerce.senate.gov/services/files/592E23A5-B56F-48AE-B4C1-493822686BCB

2: https://science.house.gov/chipsandscienceact

3: https://www.semiconductors.org/turning-the-tide-for-semiconductor-manufacturing-in-the-u-s/

4: https://www.whitehouse.gov/ostp/news-updates/2022/08/09/statement-of-dr-alondra-nelson-as-the-chips-and-science-act-is-signed-into-law

關於作者

Image of Hailey Lynne McKeefry

Hailey Lynne McKeefry 是供應鏈主題文章的自由撰稿者,特別專精於電子元件產業的相關內容。Hailey 之前是供應鏈專業人士首選線上社群 EBN 的主編,在其職業生涯中,曾負責眾多編輯工作與領導管理職務,但身為教會執事,她必須在工作與終生志業之間取得平衡:即神職人員與喪親者輔導員。

More posts by Hailey Lynne McKeefry
 TechForum

Have questions or comments? Continue the conversation on TechForum, Digi-Key's online community and technical resource.

Visit Tech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