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計畫帶動財務成長並吸引關注
電子產品供應鏈的風險來自許多層面。OEM 及其廠商陸續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 (ESG) 實務當作潛在風險的評估方式。部分原因在於,採購部門已逐漸從著重交易關係以及降價當作主要目標的作法,轉向更顧全大局的作法,以長期策略而言,這種方式更能取得理想且永續的成果。
我們推行這種實務的理由有很多。消費者也逐漸關注企業是否取得強力的 ESG 認證;許多產業正在實施新的嚴格規範;投資者、員工和潛在人才也逐漸使用 ESG 作為衡量企業特質的標準。這個趨勢受到相關研究的佐證。研究指出,ESG 表現良好的企業,其財務增長更快,評價也越高。
例如,根據 2022 年 BDO 科技業財務長展望調查1,受訪的財務長中,有 69% 認為實施 ESG 計畫會對公司的長期財務表現產生正面影響。23% 的受訪者表示,達成 ESG 目標將是供應鏈在 2022 年的首要任務。選擇此回答的人數最多,超越「降低成本」、「資本效率」等答案。
圖 1:在受訪的科技公司財務長中,近半數都表示正逐漸增加對 ESG 的投資。這些 ESG 計畫的目標各不相同,但許多人認為,他們挹注的投資是因應重大業務挑戰的契機,包括人力資源到財務等方面的挑戰。(圖片來源:2022 年 BDO 科技業財務長展望調查)
熱議主題
在電子產業中,我尤其看到了這個新方向的跡象。例如,電子貿易組織 IPC 去年宣佈推出電子業 ESG 計畫2,承諾「為電子產品製造商研擬產業特定的 ESG 實務和報告方法準則,並擬定一套產業可共同努力實現的理想目標。」
此組織列出 ESG 涉及的部分領域,包括:
- 環境:溫室氣體、再生能源、水資源管理、廢棄物管理、製程的能源管理、垃圾掩埋場分流、新總部大樓、產品能源效率和材料採購。
- 社會:員工健康與安全、人權、社群、產品生命週期管理、人才多元化目標、員工發展、公平工資和福利,以及集體協商。
- 公司治理:董事會性別組成、永續性問題及/或多元性相關的高階主管薪酬、股東會議、具備風險管理專業的董事、供應鏈完整性、倫理與合規。
材料採購、產品生命週期管理、集體協商、供應鏈完整性、倫理與合規都是清單中最重要的部分。唯有仔細規劃和執行供應鏈和採購實務,ESG 計畫才會成功。
尚未準備就緒
採購人員是上游供應鏈的主要窗口,因此勢必在 ESG 計畫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麥肯錫最近一項研究指出,礙於工具、技能和資料的欠缺,大多數採購人員認為他們沒把握做好這份工作。採購部門是可以培養這種能力的。幸好,要獲得實質進展只需幾個月,而非數年。麥肯錫也說明一套三步驟流程,透過開發以 ESG 為主軸的資料、流程和能力,就可將 ESG 整合至業務中。
1:確立基準及目標。首先嘗試瞭解公司在 ESG 方面的現狀。找出有風險疑慮的漏洞,以及可即刻改善的層面。根據公司整體的 ESG 規劃,考量上述可能性,然後制定可促進永續採購的可衡量目標和指標。
2:建立核心並推動價值創造計畫。制訂 ESG 指標和政策,並將其整合到公司的供應商挑選、採購和供應管理流程中。同時,選擇一些高度優先的 ESG 主題,並透過跨職能計畫加以實施,藉以推動創新和改進。
3:改造組織。推廣和部署成功的計畫。當永續採購實務在供應鏈中獲得充分理解且實施後,將其推廣至整個組織。採購人員應定期接受永續採購原則和應用的相關培訓。根據既定目標追蹤績效,因為我們所衡量的就是最至關重要和須達成的目標。
圖 2:將 ESG 列為採購議程的優先事項,並不需要花上幾年時間。永續採購其實就是營造願景、執行策略和持續衡量成果。(圖片來源:麥肯錫)
實際上,ESG 是一種營運作法和態度,而不是一些預先制訂好的採購和供應鏈工具。以前,ESG 績效主要是大型上市公司才會關注的事項,而現在從 OEM 到下級供應商,每個價值鏈層級的每個組織,都需要考量這件事。越來越多的利害關係人,從投資者到員工,最後乃至於客戶,都會要求組織拿出成果優異的 ESG 報告,以證明組織確實有周全進行風險管理。
參考資料:
1: https://www.bdo.com/insights/industries/technology/cfo-survey-technology
2: https://www.ipc.org/esg-electronicshttps://www.ipc.org/esg-electronics

Have questions or comments? Continue the conversation on TechForum, Digi-Key's online community and technical resource.
Visit Tech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