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帶有整合式放大器的模組,破解高速 ADC 設計的「黑魔法」

作者:Bonnie Baker

資料提供者:DigiKey 北美編輯群

在設計數據採集、硬體迴路 (HiL) 和功率分析儀等系統時,設計人員需要一種類比訊號轉換器鏈,其能在超高取樣率下 (經常高達 15 MSPS) 達到高解析度和高準確度。不過,高速類比設計對於許多設計人員來說彷彿「黑魔法」一般,尤其是面對一連串會影響訊號完整性的隱藏寄生效應時。

例如,典型設計為離散式且內含幾個 IC 與元件,包括全差動放大器 (FDA)、一階低通濾波器 (LPF)、參考電壓,以及高速高解析度的類比數位轉換器 (ADC)。電容式和電阻式寄生元件位於 ADC 驅動器放大器 (FDA)、ADC 輸入濾波器及 ADC 的內部和周圍。

要消除、降低或減緩這些寄生元件的影響其實有所難度。需要高超的技巧,而且可能需經過許多電路設計循環和電路板佈局迭代,因此會影響設計時程和預算。設計人員需要更完整、整合度更高的解決方案,以解決諸多設計問題。

本文將說明離散式數據採集電路及相關的佈局問題,然後介紹一種整合式模組,其含有高速高解析度的連續漸近暫存器 (SAR) ADC,並搭配前端 FDA。本文將展示 Analog DevicesADAQ23875 完整模組及其相關開發板,如何透過設計流程的簡化與加速,來克服高速設計的難題,同時還可達到所需的高速高解析度轉換結果。

高速數據採集訊號路徑

高效能 ADC 使用差動輸入來改善整體效能,能平衡輸入訊號,並拒斥共模雜訊與干擾。當類比 ADC 驅動器和 ADC 的輸入為全差動時,類比 ADC 驅動器能達到最佳效能 (圖 1)。採用低電壓差動訊號 (LVDS) 序列介面 (右) ,就可讓系統極快速運行,以因應數據採集、HiL 及功率分析儀應用。

高頻數據採集系統搭配前端 FDA 示意圖圖 1:高頻數據採集系統搭配前端 FDA、一階類比濾波器,以及採用高速 LVDS 序列介面的差動輸入 SAR-ADC。(圖片來源:Bonnie Baker)

圖 1 中的配置可執行許多重要功能,包括振幅放大、單端對差動轉換、緩衝、共模偏移調整,以及濾波。

FDA 驅動器技術

FDA 電壓回授 ADC 驅動器的運算與傳統放大器相似,但有兩個差別。第一,FDA 具有差動輸出,以及額外的負輸出端子 (VON)。第二,FDA 多了一個輸入端子 (VOCM),可設定輸出共模電壓 (圖 2)。

FDA 具有兩個輸入及回授迴路和電壓控制的示意圖圖 2:FDA 具有兩個輸入及回授迴路和電壓控制 (VOCM),可控制輸出共模電壓。此配置會產生獨立的差動輸入 (VIN, dm) 和差動輸出 (VOUT, dm) 電壓。(圖片來源:Analog Devices)

FDA 內含三個放大器:兩個位於輸入端,第三個當作輸出級。兩個內部輸入放大器具有負回授 (RF1、RF2) 和高開迴路增益,使得 VA+和 VA– 這兩個輸入端子的行為幾乎一樣。FDA 會在 VOP 和 VON 之間產生平衡的差動輸出,而不是單端輸出,且共模電壓為 VOCM

差動輸入訊號 (VIP 和 VIN) 的振幅相等,在共模參考電壓 (VIN, cm) 附近的相位則相反,並有平衡的輸入訊號。方程式 1 和 2 顯示如何計算差模輸入電壓 (VIN, dm),以及共模輸入電壓 (VIN, cm)。

方程式 1方程式 1

方程式 2方程式 2

方程式 3 和 4 提供輸出差動與共模定義。

方程式 3方程式 3

方程式 4方程式 4

請注意,方程式 4 中多了 VOCM

和典型的放大器電路一樣,FDA 系統的增益也取決於 RGx 和 RFx 值。方程式 5 和 6 則為 FDA 定義兩個輸入回授因數,即 β1 和 β2

方程式 5方程式 5

方程式 6方程式 6

當 β1 等於 β2 時,方程式 7 便為 FDA 提供理想的閉迴路增益。

方程式 7方程式 7

VOUT, dm 可進一步瞭解電阻不匹配時的表現。對於 VOUT, dm,一般閉迴路方程式包含 VIP、VIN、β1、β2 及 VOCM。方程式 8 顯示 VOUT, dm 的公式,放大器的開迴路電壓增益顯示為 A(s)。

方程式 8方程式 8

當 β1 ≠ β2 時,差動輸出電壓 (VOUT, dm) 的誤差主要取決於 VOCM。此不樂見的結果會在差動輸出中產生偏移和過多雜訊。如果 β1 = β2 ≡ β,方程式 8 則變成方程式 9。

方程式 9方程式 9

兩個輸出平衡元素為振幅和相位。振幅平衡會衡量兩個輸出振幅是否相符;理想情況下,會完全相符。相位平衡會衡量兩個輸出的相位差有多接近理想數值 180°。

FDA 在穩定性的考量上與標準運算放大器相同。主要規格是相位容限。雖然產品規格書提供特定放大器配置的相位容限,但電路板佈局的寄生效應可能會大幅降低穩定性。在負電壓回授式放大器中,此現象相當簡潔易懂:穩定性取決於迴路增益、A(s) × β、訊號和強度。相比之下,FDA 有兩個回授因數。方程式 8 和 9 的分母中有迴路增益。方程式 10 說明回授因數不符 (β1 ≠ β2) 時的迴路增益。

方程式 10方程式 10

要減緩以上所有誤差,需將離散電阻 RG1、RG2、RF1 及 RF2 進行匹配,但此過程乏味冗長且所費不貲。

FDA 和 ADC 的綜合效能表現

FDA、離散電阻、一階濾波器和 ADC 的組合,可說明訊噪比 (SNR)、總諧波失真 (THD)、訊噪比和失真 (SINAD),以及無突波動態範圍 (SFDR) 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屬於 FDA 效能特性的因素,會影響整體電路準確度和解析度。綜合規格包括 SNR、THD、SINAD 及 SFDR。FDA 的許多規格都會影響這些頻率規格,例如頻寬、輸出電壓雜訊、失真、穩定性與趨穩時間,而這些都會影響 ADC 的效能。ADC 本身便有一組規格。如何選擇適當的 FDA 來匹配 ADC,是一大挑戰。

電路板佈局

電路板佈局是設計流程的最後一步。然而,設計時可能會忽略掉此步驟,造成板件設計不良,進而損及電路或導致電路失效。這個完整的離散電路包含三個積體電路、六個電阻,以及多個解耦電容 (圖 3)。

FDA 和 SAR-ADC 搭配一階 LPF 和電源供應器解耦電容的示意圖圖 3:FDA 和 SAR-ADC 搭配一階 LPF 和電源供應器解耦電容。(圖片來源:Analog Devices)

在圖 3 中,電路板的寄生電容量和電感是會逐漸損害高速電路效能的寄生元件。元件墊片、走線、通孔,以及和電源層並聯的接地,正是元兇。在放大器的匯集節點處,這些電容量和電感特別危險,其在回授響應中引入極點和零點,會造成峰化與不穩定性。

整合式解決方案

SAR 轉換器能提供 FDA、重要被動元件、一階濾波器、參考電壓及解耦電容,以增強有效解析度。以 Analog Devices 的 ADAQ23875 為例,此 16 位元、15 MSPS 的數據採集模組就包含所有這些元件 (圖 4)。因此,此模組可縮短精確測量系統的開發週期,其原本設計人員負責的元件挑選、最佳化和佈局工作,轉移到積體電路。

Analog Devices 的 ADAQ23875 簡化高速 ADC 設計的示意圖 (按此放大)圖 4:ADAQ23875 可簡化高速 ADC 的設計,方法是將 FDA、一階濾波器和 SAR-ADC 結合到單一模組上,並由 FDA 附近的雷射修整式增益電阻,以及晶片上解耦電容支援此模組。(圖片來源:Analog Devices)

晶片上的電阻式被動元件具有絕佳的匹配及漂移特性,能將寄生相關的誤差來源降至最低,並提供最佳化的效能,確保 β1 逼近 β2。這些迴路增益匹配後,有助於產生模組的 ±1 mV 偏移電壓與 91.6 µVRMS 總 RMS 雜訊規格。

能隙 2.048 V 參考電壓具有低雜訊與低漂移 (20 ppm/°C),可支援 FDA 和 16 位元 ADC 系統。這些規格和 FDA 一同促成 SAR-ADC 90 dB SNR 的準確度,以及 ±1 ppm/°C 的增益漂移。FDA 的 VOCM 引腳利用參考電壓 2.048 V,來提供輸出共模電壓。

內部參考緩衝將 2.048 V 參考電壓乘以 2,為 ADC 參考電壓產生 4.096 V 電壓值。ADC 參考電壓和 GND 之間的電壓差,會決定 ADAQ23875 的 SAR-ADC 滿量程輸入範圍。而且,ADAQ23875 在參考緩衝和 GND 之間具有晶片上 10 μF 解耦電容,可吸收 SAR-ADC 參考轉換電荷尖波,並緩解離散設計佈局的限制。

如圖 4 所示,FDA 的輸入共模電壓不會受到 FDA 輸出共模電壓的影響。在範例 1 至 3 中,電源供應器的電壓為:

VS+ = 7 V (FDA 正電源電壓)

VS- = -2 V (FDA 負電源電壓)

VDD = +5 V (ADC 電源電壓)

VIO = 2.5 V (類比和數位輸出電源供應器)

範例 1 顯示輸入電壓範圍 ±1.024 V,以及輸入共模電壓 -1 V。FDA 將 2 V/V 增益施加至這些訊號,而 FDA 位準以 VCMO 處的數值 (即 2.048 V),將輸出電壓進行移位。此過程呈現的訊號範圍為 ±2.048 V,而在 FDA 的輸出端,VCMO 的共模電壓為 2.48 V。一階濾波器角頻率為 1/(2pR x C) Hz (大約 78 MHz)。ADC 的訊號輸入範圍為 ±2.048 V,共模電壓為 +2.048 V。

ADAQ23875 具有 LVDS 數位介面,提供單通道或雙通道輸出模式,能讓使用者在各個應用達到最佳化介面數據傳輸率。此介面使用 VIO 作為數位電源供應器。

ADAQ23875 具有四個電源供應器,即內部 ADC 核心電源 (VDD)、數位輸入/輸出介面電源 (VIO)、FDA 正電源 (VS+),以及負電源 (VS−)。為了緩解電路板佈局問題,所有電源引腳都有 0.1 mF 或 0.2 mF 晶片上解耦電容。務必在 LDO 穩壓器輸出端的電路板上,放置優質的 2.2 μF (0402,X5R) 陶瓷解耦電容。這些穩壓器會產生 μModule 電軌 (VDD、VIO、VS+ 及 VS-),以將電磁干擾 (EMI) 易感性減至最低,並減少對電源線突波的影響。其他所有必要的解耦電容都在 ADAQ23875 中,能提高整體子系統電源拒斥比 (PSRR),並節省額外的板件空間與成本。若要使用內部參考和內部參考緩衝,就要利用 0.1 μF 陶瓷電容對 REFIN 引腳至 GND 進行解耦。

使用 ADAQ23875 模組,就不用煩惱如何挑選適合 ADC 的 FDA 和電阻式網路,同時仍可確保高效能和嚴格的 SNR、THD、SINAD 和 SFDR 規格 (分別為 89.5 dB、-115.8 dB、89 dB 和 114.3 dB) (圖 5)。通常,系統規格是由設計人員自行收集。ADAQ23875 的系統作法能幫助設計人員更有效率地達到這些規格。

Analog Devices 的 ADAQ23875 模組產生 SNR、THD、SINAD 和 SFDR 規格示意圖圖 5:ADAQ23875 模組產生 SNR、THD、SINAD 和 SFDR 規格,這些規格會通過晶片上 FDA、一階濾波器及 SAR-ADC。(圖片來源:Analog Devices)

圖 5 指出 1 kHz 差動輸入訊號進入 ADAQ23875 後所得到的 SNR、THD、SINAD 及 SFDR 測試結果。在指定應用中,ADAQ23875 的 EVAL-ADAQ23875FMCZ 板具有軟體,可協助進行裝置評估,包括裝置編程、波形、直方圖與 FFT 擷取功能。設計人員能將評估板連接至 ADI 的 EVAL-SDP-CH1Z 系統展示平台接電,即可用電腦透過 SDP-CH1Z 的 USB 連接埠來控制評估板 (圖 6)。

Analog Devices 的 ADAQ23875FMCZ 板連接到 EVAL-SDP-CH1Z 板示意圖 (按此放大)圖 6:ADAQ23875FMCZ 評估板 (左) 連接到系統展示平台 (EVAL-SDP-CH1Z) 板 (右),即可透過電腦的 USB 連接埠控制評估板。(圖片來源:Analog Devices)

此評估板的軟體 ADAQ23875 1.2021.8300 板 ACE 外掛程式 [2021 年 2 月 18 日]ACE Installer Software 1.21.2994.1347 [2021 年 2 月 8 日],能讓使用者配置每個通道的超取樣值、輸入範圍、樣本數,以及作用中通道的選擇。此外,此軟體亦可儲存及開啟測試資料檔。

結論

要克服高速類比設計的難題,並提供最佳的整體數據採集效能,設計人員可採用 ADAQ23875 模組。這是一個完整的高速轉換系統,其中包括 FDA、一階低通濾波器、SAR-ADC,和多種解耦電容,能放大激磁訊號並提供適當的驅動訊號,以及二次訊號的濾波與回授能力。ADAQ23875 數據採集系統模組是高度整合的模組,能破解設計的類比「黑魔法」,提供一個結合 FDA 與 SAR-ADC 的完整解決方案,適用於高速數據採集、硬體迴路 (HiL) 及功率分析儀。

DigiKey logo

聲明:各作者及/或論壇參與者於本網站所發表之意見、理念和觀點,概不反映 DigiKey 的意見、理念和觀點,亦非 DigiKey 的正式原則。

關於作者

Image of Bonnie Baker

Bonnie Baker

Bonnie Baker 在類比、混合訊號及訊號鏈領域是 是經驗豐富的專家和電子工程師。Baker 在眾多產業刊物發表和撰寫了數百篇技術文章、EDN 專欄和產品專題。她有一本個人著作《 A Baker's Dozen: Real Analog Solutions for Digital Designers》,也是許多書的共同作者,除此之外,更曾在 Burr-Brown、Microchip Technology、Texas Instruments 與 Maxim Integrated 擔任設計人員、建模與策略行銷工程師。Baker 擁有亞利桑那大學圖森分校的電氣工程碩士學位和北亞利桑那大學 (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 的音樂教育學士學位。她也針對諸多工程主題的線上課程進行規劃、編寫和講解,包括 ADC、DAC、運算放大器、儀器放大器、SPICE 和 IBIS 建模。

關於出版者

DigiKey 北美編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