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高壓被動元件的細微差別

目前許多工程師都專注於電源軌為個位的低壓系統,但很明顯有更多不可或缺的設計工作朝向高壓領域發展。當然,我們一直都有使用更高的電壓,才能有效率地為高功率應用供電。然而,由於專注於發展各種類型的電動車 (EV)、可再生能源和相關儲能系統,即著重於能源效率,對於在數百伏以上電壓下運作的電源軌和組件需求亦不斷增加。

儘管許多高壓設計的線路圖看來與其低壓同類產品相似,但打造提供幾伏和幾瓦特的可充電電池子系統,或者 600 至 800 V 下提供千瓦並儲存兆焦耳的電動車電源組時,卻有極大差異。不僅 MOSFET 等主動元件額定值必須針對這些更高的電壓,且相關被動元件 (電阻、電容、觸點、連接器等) 也必須具有適當的額定值。

簡而言之:低壓電路適中的基本準則不再主導設計。這是一個充斥著電弧、火花、絕緣崩潰、接觸磨損和材料退化的嚴酷世界。材料選擇、組件選擇和實體置放若出錯,則代價高昂且通常很危險。重新設計和重新洗板,無論乍看之下多麼微不足道,卻極耗時且令人沮喪,並且需要進行深入的重新設計審查。

高壓設計的涉及層面

如何影響實務?首先,有許多標準定義高壓領域的絕緣、隔離和其他要求。隨著電壓達到數百甚至數千伏,這些標準變得越來越嚴格和具有挑戰性。其中一些標準由與政府相關的監管機構頒布,一些則由產業協會制定,還有一些是由良好的工程實務定義。

其中一項最具體的要求與最小間隙和沿面距離有關。這些在工作電壓高於 30 VAC 或 60 VDC 時生效,因為高於這些位準的電壓認定具有潛在危險。間隙是兩個導體之間隔空的最短距離,而沿面距離是沿著絕緣材料表面的最短距離 (圖 1)。

圖 1:高壓佈局首先需考慮間隙,即兩個導體之間隔空的最短距離,以及沿面距離,這是沿絕緣材料表面的最短距離。(圖片來源:Altium Limited)

印刷電路板佈局對最小間隙和沿面距離的要求因材料、電壓和環境條件而異。IEC 60601 和 IPC 2221 標準是在不同電壓和情境下,導體間距的主要準則,但還有許多其他適用於特定應用的標準。除了這些基本要求外,還有定義絕緣類型和厚度等材料的標準。這裡也有細微差別,例如「UL 列名」和「UL 認可」分類的區別 (參見相關內容)。

組件也大相徑庭

即使設計符合所有實體監管標準,包括與符合設計高壓分類的沿面距離和電氣間隙,但要建立合適的物料清單 (BOM) 仍有很多要務。能夠在數百伏電壓下正常運作並經久耐用的電阻,與中等且良好的 10 至 20 V 區間電阻,相較之下有極大差異。其設計、材料選擇、製程、整體封裝等各個方面都別具一格。

例如,Vishay DaleTNPV 系列汽車級 (AEC-Q200) 薄膜高壓電阻中的 330 kΩ TNPV1206330KBYEA,即專為 1000 V 的作業所設計。其主要用於進行精準的高壓量測,因此採用精密的材料、結構、雷射微調,達到相當嚴格的規格。具備低於 1 ppm/V 的低電壓係數、低至 ±0.1% 的容差以及低至 ±10 ppm/⁰C 的電阻溫度係數 (TCR) (圖 2)。

圖 2:TNPV 系列的電阻結合專業材料、設計和製程,達到所需的高壓操作和容差。(圖片來源:Vishay Dale)

Vishay 指出,微調有助於降低電阻元件各部分的電壓梯度,進而提高高壓下的穩定性。這種先進的設計和構造可確保應用的穩定和精密,看起來只是一個採用標準 3216 (公制) 封裝的普通晶片電阻。

電容的情況類似。以 FHC16I0307K 為例,這是 Kyocera AVXFHC 系列 300 µF 薄膜電容,可保護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中的功率半導體。藉由直流濾波和防止漣波電流返回電源,並且平滑化直流匯流排電壓變化來達成。

FHC16I0307K 符合 AEC-Q200 和 IEC 61071-1/IEC 61071-2(電力電子電容標準),經過特殊處理,在高達 115°C 的工作條件下具有非常高的介電強度,封裝在矩形樹脂填充金屬化塑膠外殼內,尺寸為 237 × 72 × 50 mm (圖 3)。雖然低壓 300 µF 濾波電容十分常見,但這些電容的額定電壓為 450 VDC。他們使用乾式纏繞 (非浸油)、分段、金屬化聚丙烯結構,具有受控的自行修復過程。

圖 3:FHC16I0307K 是專為汽車應用所設計的大容量電容。其額定電壓為 450 VDC,使用金屬化聚丙烯結構,納入金屬化塑膠外殼中。(圖片來源:Kyocera AVX)

此外,分段金屬化技術的獨特之處在於電容在其使用壽命結束時的狀態。電解電容在壽命結束時會表現出短路故障模式,但薄膜電容只會損失電容量參量,而不會有災難性故障。也就是電容在使用壽命期間會逐漸緩慢失去電容量,最終變成開路。

結論

高壓電路的線路圖雖然看起來類似低壓電路,但涉及數百伏或更高電壓高壓系統的設計人員需要充分瞭解面臨的各種相關法規、佈局、結構材料、組件選擇和最終材料清單的挑戰。如上所述,設計人員在選擇合適的主動和被動元件時,需要密切注意規格書、供應商定義和元件參數。建議您與供應商就設計細節討論,以確保萬無一失。

相關內容

Triad Magnetics,《UL 列名與 UL 認可:有什麼差別?》

https://info.triadmagnetics.com/blog/ul-listed-vs-ul-recognized

Vishay Intertechnology,《Vishay Dale 高壓電阻概述》

https://www.vishay.com/docs/49601/_high_voltage_resistors_vmn-sg2087-1612.pdf

Vishay Intertechnology,《薄膜高壓電阻產品概述》

https://www.vishay.com/docs/48637/_tnpv_ppt_product_overview_nov2018.pdf

關於作者

Image of Bill Schweber

Bill Schweber 是電子產品工程師,至今已撰寫三本有關電子通訊系統的教科書,以及數百篇技術文章、評論專欄,及產品特色介紹。他曾擔任 EE Times 的多個特定主題網站的技術網站管理人,以及 EDN 的執行編輯和類比技術編輯。

在類比和混合式訊號 IC 領導廠商 Analog Devices, Inc. 任職期間,Bill 從事行銷溝通 (即公關) 職務,因此他在技術及公關職能兩個方面皆有實務經驗,能與媒體雙向交流公司產品、業務事例及傳遞訊息。

Bill 在加入 Analog 從事行銷溝通職務前,原在業界舉足輕重的技術期刊擔任副主編,也曾任職於該公司的產品行銷和應用工程團隊。在此之前,Bill 於 Instron Corp. 從事材料測試用機器控制的類比電路和電源電路設計以及系統整合。

他擁有麻薩諸塞大學電機工程碩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電機工程學士學位,為註冊專業工程師,並持有進階級業餘無線電執照。Bill 也曾就各類工程主題進行線上課程的規劃、撰寫及講授,包括 MOSFET 概論、ADC 的選擇以及驅動 LED。

More posts by Bill Schweber
 TechForum

Have questions or comments? Continue the conversation on TechForum, Digi-Key's online community and technical resource.

Visit Tech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