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PXI 示波器套件迅速建構緊湊型自動測試系統並開始運作

利用獨立儀器設計多通道的自動化測試系統效率極低,原因在於需再次設計諸如顯示器、前面板、電源供應器和電源線等基本功能。與機架堆疊式儀器進行通訊的效率也很低,因為這些儀器絕大多數可能都採用乙太網路式 LAN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s (LXI),其運作速度較慢,且相較於 Thunderbolt 3 等一些速度較快的序列介面,在程式設計上的負擔較大。

更理想的做法是,採用模組化儀器提供必要功能,並達到緊湊的外型尺寸。在此類架設下,就可在常見的機殼中並排安裝多個儀器,例如示波器、三用電表和訊號產生器。這些儀器可透過共用的匯流排結構達到內部通訊,以確保所有儀器同步運作。此外,也可透過電腦執行整合軟體來進行控制,就可在共用畫面上控制所有儀器。

NI 在自動化測試與測量系統的開發與商業化領域擁有多年經驗,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如何使用其推出的設備來實現上述目標。其提供採用 PCI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 (PXI) 的一系列示波器套件來簡化測試系統的設計。PXI 是一種以 PCI 為基礎並搭配平行介面的平台,最適合用來打造具有多部儀器與高通道數量的測試系統。

PXI 套件

除了基本的 PCI 電腦匯流排外,PXI 還添加了時脈、同步化和觸發匯流排,以及軟體可設定能力,可建置高度靈活的測試系統。PXI 底盤可為所有模組供電,並提供內部模組對模組的通訊能力,以及高速模組對電腦通訊鏈路。

NI 的套件含有一個 PXI 底盤搭配五個模組化儀器插槽、多種示波器模組、必備的纜線或探針,以及用於控制的 InstrumentStudio 軟體 (圖 1)。

圖 1:NI PXI 示波器套件包含 PXI 底盤、PXI 示波器模組、InstrumentStudio 多儀器軟體和纜線。(圖片來源:NI)

NI 的 PXI 示波器套件提供六種示波器模組選擇,可搭配 2、4 或 8 個通道數,頻寬介於 60 MHz 至 1.5 GHz,取樣率介於 60 至 5000 MS/s (表 1)。PXIe 指出底盤可支援更快速的 PCIe 序列介面。

套件型號 底盤 模組 通道 頻寬 (MHz) 解析度 (位元) 取樣率 (MS/s) 記憶體 (MB)
867010-01 PXIe-1083 PXIe-5105 8 60 12 60 128
867011-01 PXIe-1083 PXIe-5110 2 100 8 1000 512
867012-01 PXIe-1083 PXIe-5111 2 350 8 3000 512
867013-01 PXIe-1083 PXIe-5113 2 500 8 3000 512
867014-01 PXIe-1083 PXIe-5172 8 100 14 250 1500
867015-01 PXIe-1083 PXIe-5162 4 1500 10 5000 2000

表 1:NI PXI 示波器套件的模組化示波器規格摘要。所有套件產品皆採用相同的 PXIe 底盤。(表格來源:Art Pini,基於 NI 的資料)

例如,867011-01 採用 PXIe-5110 雙通道示波器模組,搭配 100 MHz 頻寬與 1000 MS/s 取樣率 (圖 2)。

圖 2:PXIe-5100 屬於雙通道示波器 PXIe 模組,隨附 867011-01 PXI 示波器套件與兩個示波器探針。(圖片來源:NI)

PXI 示波器會佔用底盤上的一個模組插槽,另外四個插槽則可供其他儀器使用。例如,若要取得 16 個通道,您可使用兩個 PXIe-5105 或 PXIe-5172 模組。您也可納入其他 PXI 儀器與支援選項,例如三用電表、波形產生器、計數器或電源供應器,此外還有其他眾多設備選項可使用。

有效使用 PXI 套件

關於數位示波器,有些經驗法則可供參考。例如,取樣率必須大於頻寬的兩倍,以免發生頻疊。在表 1 中,PXIe-5105 的類比頻寬為 60 MHz,最大取樣率為 60 MS/s。PXIe-5105 可透過以下方式避免頻疊問題:加入具有快速衰減特性的內部 24 MHz 抗頻疊濾波器、將頻寬限制為低於 60 MS/s 最大取樣率的一半。

記憶體長度可控制在最大取樣率下可達到的最長時間擷取。擷取時間越長,就需要降低取樣率。在處理長波形事件時,記憶體長度最為重要,例如車輛的超音波測距應用可能就需要以毫秒為單位的持續時間。在此應用中,867010-01 PXI 示波器能在 60 MS/s 的最大取樣率下運作,將 2.1 s 的資料擷取至其 128 MB 記憶體中。

示波器的解析度會決定儀器的理論動態範圍。理想情況下,8 位元示波器可在滿量程振幅 (FSA) 與 FSA/256 (亦即 2^位元數) 之間執行訊號數位化。因此,位元數越大,代表電壓解析度越精細。對於示波器需在具有大振幅訊號時測量極小振幅的應用來說,這一點十分重要。我們再以超音波測距應用為例說明。發射脈衝會趨近 FSA,但反射回波可能是 1000 或是小上數倍,且需要 60 dB 的動態範圍。根據概略的經驗法則,每個解析度位元可提供 6 dB 的動態範圍,因此 1000:1 動態範圍可能會需要比 10 位元更優異的解析度。

如同所有真實儀器一樣,可達成的電壓解析度通常會低於理想值,原因在於其會產生雜訊和失真。用來測量示波器真實解析度的效能指數為有效位元數 (ENOB) 與無雜散動態範圍 (SFDR) (圖 3)。

圖 3:ENOB 與 SFDR 是示波器解析度的測量標準,會將諸如諧波等雜訊與失真產物納入考量。(圖片來源:NI)

SFDR (單位為 dB) 負責測量解析度,即滿量程與已擷取波形的頻譜中最高頻譜峰值之間的差異。ENOB 可決定理想數化器的解析度 (單位為位元),其動態範圍介於滿量程與均方根 (RMS) 雜訊量化程度之間。ENOB 永遠低於示波器的理論解析度,且與頻率和振幅無關,會隨著輸入訊號的頻率而改變。

軟體

若要同時互動控制多部儀器,您可搭配使用 NI 的 InstrumentStudio 與 PXI 示波器套件 (圖 4)。每部儀器皆配備使用者指派的控制視窗,可讓您監測測試系統作業並進行除錯。

圖 4:InstrumentStudio 的使用者介面支援互動式控制多部 PXI 儀器;每部儀器皆配備使用者指派的控制視窗,可讓您監測測試系統的運作並進行除錯。(圖片來源:Art Pini)

InstrumentStudio 可對自動測試元件進行即時監測與除錯,包括電源供應器、訊號來源、三用電表以及其他 PXI 儀器。此外,還可將儀器組態直接匯出至更進階的 NI 測試軟體,例如 LabView。

InstrumentStudio 含有適用於 PXI 示波器的量測與分析功能。其具備 35 種常用的量測參數,例如峰間振幅、頻率、工作週期,以及時間與振幅游標。有提供採用快速傅立葉轉換 (FFT) 函式搭配平均功能的頻域分析,能提供類似頻譜分析器的顯示畫面。FFT 顯示器最多可包含 12 個由使用者放置的標記,就可在頻譜顯示畫面上讀取特定峰值的振幅與頻率。

數據鏈路

PXI 底盤可透過電腦用 Thunderbolt 3 鏈路進行控制,此鏈路的每個方向可同時傳輸高達 40 Gbits/s。PXI 底盤的控制器插槽前面板配備兩個 Thunderbolt 3 連接器。這兩個 Thunderbolt 3 連接器能以菊鏈方式將多個 Thunderbolt 3 相容裝置連接在一起,例如外部監視器。

測試系統

將上述所有個別部位結合在一起後,就可形成超緊湊的測試系統。PXI 底盤搭配三個模組 (示波器、數位三用電表 (DMM) 和電源供應器),會比單一機架堆疊式示波器更小巧 (圖 5)。

圖 5:典型 PXI 示波器套件系統包括底盤、示波器、電源供應器、DMM 和 InstrumentStudio 軟體,如同並列的同類型機架堆疊式儀器。(圖片來源:NI)

圖 5 中的受測裝置 (DUT) 屬於 Arduino 板件,可用來產生脈寬調變 (PWM) 訊號。電源供應器可產生 5 V 啟動電力,DMM 可在裝置上讀取 3.3 V 穩壓電力,而示波器可顯示 PWM 波形。運用傳統示波器探針 (與 PXI 示波器及 BNC 輸入連接器一併隨附) 與測試引線,即可與 DUT 互連。右側顯示的同等機架堆疊式儀器尺寸明顯較大。

結論

NI PXI 示波器套件提供堅實的精巧型自動測試系統基礎,並支援多通道組態,最多可搭配五個獨立模組化儀器。InstrumentStudio 軟體可讓您透過完整的量測工具組合 (包括參數、游標和標記),以互動方式測量 DUT 的時域與頻域。

關於作者

Image of Art Pini

Arthur (Art) Pini 是 DigiKey 的特約撰稿人。他擁有紐約市立學院的電機工程學士學位,以及紐約市立大學的電機工程碩士學位。他在電子業有超過五十年以上的經驗,曾任職於 Teledyne LeCroy、Summation、Wavetek,以及 Nicolet Scientific 的重要工程和行銷職務。他對量測技術有所鑽研,並且在示波器、頻譜分析器、任意波形產生器、數位轉換器,以及電表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More posts by Art Pini
 TechForum

Have questions or comments? Continue the conversation on TechForum, Digi-Key's online community and technical resource.

Visit Tech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