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感測器展覽感想

我們在風景秀麗的聖荷西所舉辦的感測器展覽中,度過了美好的一周。我們展示了二十幾家感測器製造商的最新產品。不只有眾多型式的常見環境、生物和機械感測器,整體來說,也看到更多空氣品質感測器,其中最有趣的一款感測器當屬地震偵測感測器 (MIKROE-2561)。DigiKey 攤位一如往常人潮絡繹不絕,在人潮尖峰時間我們幾乎來不及招呼觀展嘉賓。我們從過去幾年在此展覽中展出的經驗學到,有許多觀展人士都具備技術背景,且詢問的事項相當明確。我們會請 DigiKey 的應用工程團隊成員來回答較詳細的問題。此外也有產品管理團隊的成員,夥同業務與行銷團隊一起提供諮詢。多棒的組合!

我一直試著從這些重大產業事件中歸納出趨勢。不出所料,感測器的尺寸持續變小,價格也降低。選擇比以往多更多。這些因素對於產業及應用範圍的擴張都很棒。其中有些裝置的靈敏度、可靠性與效能更是令人驚艷。我今年最大的收穫就是瞭解到感測器的智慧與連線能力不斷提高。這都是受到物聯網 (IoT) 的推動,我認為汽車業也包含在此。

感測器現在會連同處理器與連線元件一起封裝,以系統模組 (SoM) 或系統級封裝 (SiP) 的型式提供。參閱 Greg Sheridan 針對 SoM 與 SiP 之間的差異所發布的絕佳部落格文章。這些封裝解決方案可大幅簡化設計流程,因此可明顯加速產品開發週期。此整合結果也可降低元件的綜合成本。

感測器會結合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來提供運算功能,因此就可在邊緣進行處理。如此就可讓感測器具備智慧能力,得以判斷哪些資料更為重要且需要傳送哪些資料。也可在來源處進行篩選與分析,因此可降低需傳送的資料量,例如傳送到雲端時。感測器也可搭配連線能力,如最常見的藍牙與 Wi-Fi。針對工業場域而設計的感測器,連線選項包括乙太網路與傳統的序列連線 (RS-232、RS-485 等)。在無線低功率廣域網路 (LPWAN) 技術崛起下,我可預見 LTE-M 與 NB-IoT 連線融入在不久的將來中。透過這些技術進展,我已迫不及待想瞭解明年有何新品問世!

關於作者

Image of Robbie Paul

IoT 業務開發部門主任 Robbie Paul 自 2011 年起任職於 DigiKey。在此之前,他在 TE Connectivity 和 Black & Decker 等公司擔任業務和行銷要角,有多年的豐富經驗。物聯網 (IoT) 涵蓋多項產品類別,包含感測器、處理器和連接性。他的其中一項關鍵職責是與產品和行銷團隊以及供應商合作,為 DigiKey 的客戶帶來更多整合式 IoT 系統和解決方案。Robbie 取得美國紐約理工大學的電機工程碩士學位及馬里蘭羅耀拉大學的 EMBA 學位。Robbie 的家鄉在長島,他稱自己為科技迷,且對於再生能源、永續運輸和家庭自動化有強烈的熱忱。

More posts by Robbie Paul
 TechForum

Have questions or comments? Continue the conversation on TechForum, Digi-Key's online community and technical resource.

Visit Tech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