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oT 和 PLC:和平共處

作者:歐洲編輯群

資料提供者:DigiKey 歐洲編輯群

工業物聯網的願景是重新設計機械、重新組織流程、掌控大數據的威力,藉以提升生產力和獲利。有些人認為,我們所熟知的架構和元件,像是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PLC) 將被淘汰。另一派則認為資料蒐集的遽增會傾向於使用更多更小的元件,例如 micro 或 nano PLC。這類型的元件可以部署在廠房的幾乎任何一個角落。

大數據,是新的概念嗎?

工業物聯網基於在流程及設備中蒐集大量數據,並於雲端進行密集分析。目的在於提升流程的再最佳化和重新組織,追求減少廢料等進步,以及更快回應客戶要求。第四次工業革命 (工業 4.0) 廠房中的設備和工作區很可能包含數千個感測器,回報各層面的狀態,如馬達電流和振動、環境溫濕度,最終產品測試和檢驗量測、序號、批號、時間標記等。

工業 4.0 的成功有賴將這數千個通道的資料高效率地蒐集至雲端,進行儲存、排序、分組、分析,最終轉換成改良的指令與機器通訊,以及協助促成智慧業務決策的資訊。機械、控制系統、工廠通訊網路的設計預期將會有大幅改變,可能會對現正服役的元件造成威脅,例如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PLC)。這類元件迄今為止主導一般自動化中蒐集資料、處理和控制任務。

欲蒐集更多資料以提升生產良率,以及輔助業務進行決策的想法並不是源於工業 4.0。企業遠在雲端開始發展前,就不斷在找尋方法,從設備以及廠區與後勤辦公室分析系統的自動交換,蒐集更多資料。工業電腦 (IPC) 的興起正是基於此概念,能進行 PC 架構自動化,其優勢在於讓資料順暢地在企業區域網路中的決策者之間往返。不過,PLC 保有多項優勢,包含長生命週期和高可靠性,並且藉由提升處理能力、提供額外功能、納入 PC 架構標準,已隨市場需求演進。

對抗

工業新紀元的廠房中,感測器和其他資料蒐集活動激增,可能會超出現有 PLC 的能力。有人認為,感測器資料會使用訊息佇列遙測傳輸 (MQTT) 等輕量協定,直接蒐集至雲端。今日的製造環境資料豐富,對此,MQTT 的主要優勢在於可忽略大量的不變資料,這些資料在使用傳統的輪詢/回應協定時會阻塞網路。MQTT 的發布/訂閱模型能讓智慧感測器僅發布新資料至配置用於接收的裝置。一些重要的消費型 IoT 和社交平台已利用此協定在低頻寬要求、低延遲、低功耗的優勢。MQTT 非常適合用於控制系統,且 MQTT 模組可以提供路徑,將 IIoT 資料直接傳送至雲端。這為連線廠房中四處佈設的大量感測器,針對其產生的資料提供實際的處理方式。

共存

或者,可將常見的中心化 PLC 由多個更小的 PLC 取代,將這些 PLC 與所監測的感測器及所控制的機制放得很近。micro 和 nano PLC 正興起承擔這個角色。其設計用於在 IIoT 進行通訊,以小型覆蓋區提供 I/O 通道,並具有模組化擴充選項。

Crouzet 把握這個機會,推出 em4 系列 nano PLC,如 em4 Ethernet。em4 尺寸為 124.6 x 90 mm,提供類比和數位 I/O 以及繼電器輸出選項。此外,也提供類比和數位 I/O 擴充模組,能因應更大或更小型的安裝。此元件可從區域網路上的任一處進行編程或除錯,並且無須額外模組,即可依需求連接至網際網路 (圖 1)。em4 可以使用電子郵件或 FTP 傳送簡單排程的資料記錄,或是使用應用程式控制電子郵件警報,方便從感測器蒐集資料。能與網路中多達 16 個其他裝置通訊,並且自動偵測多達 8 個連線的 em4 單元。搭載 18 x 4 黑白顯示器和 6 按鈕鍵盤,可從前面板直接管理 PLC。

em4 Ethernet nano PLC 圖

圖 1:em4 Ethernet nano PLC 可與區域網路或網際網路上其他設備輕鬆連接。

Panasonic 的空間高效率超小型 PLC 適用於分散式監測和控制,或針對設備最小化。FP0R 系列高 90 mm、寬 25 mm,提供脈衝輸出等 I/O,可允許多軸馬達控制。可添加最多 3 個 I/O 擴充模組。內建 FeRAM 提供自動無電池資料備份,可讓設備在斷電時不會遺失資料。PLC 能透過 PLC 鏈路,由 FP Web Server 2 模組連接至乙太網路與多達 16 個類似裝置分享資訊。其他關於馬達控制的特點包含計數器和 PWM 輸出。可連接 CC_LINK 和 IO/LINK 模組使用常用的協定,為網路連線和感測器監測提供額外彈性。Crouzet 的 em4 和 Panasonic 的 FPOR 使用製造商標準編程軟體進行編程。

Maxim Integrated 的 Micro PLC 平台目標為比傳統 PLC (圖 2 ) 具有更小的體積,並提供更高效能。Micro PLC 數位和類比 IO 模組,例如 MAXREFDES60 0 至 10 V 類比輸出模組的尺寸約一張信用卡。此外型尺寸能讓設計人員達到相當於標準 PLC 的連線,但只要 10% 的空間和一半的功率。還有提供其他 Micro PLC,包含 4 通道類比輸入模組、8 通道數位輸入輸出模組,以及一個 RS-485 通訊卡。全都隨附 C 原始碼範例和測試資料,有助於加速實作新一代小型 PLC,為工業 4.0 做好準備。

Maxim Integrated 的 Micro PLC 小型模組化平台圖

圖 2:Maxim Integrated 的 Micro PLC 是小型模組化平台,能讓使用者在多種信用卡尺寸的 I/O 板件中選擇。

結論

PLC 隨著工業自動化的歷程演進,提供可靠且耐用的方式進行監測和控制流程與設備。PLC 因應市場要求和新興的連接與通訊標準,繼續在工業設備中廣泛使用,並流行於廠房設計人員。最新的 micro 和 nano 尺寸應能讓 PLC 保有其在 IIoT 和工業 4.0 中的地位。

DigiKey logo

聲明:各作者及/或論壇參與者於本網站所發表之意見、理念和觀點,概不反映 DigiKey 的意見、理念和觀點,亦非 DigiKey 的正式原則。

關於作者

歐洲編輯群

關於出版者

DigiKey 歐洲編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