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挑戰性的環境中最佳化無刷直流馬達驅動器的熱效能

作者:Jeff Shepard

資料提供者:DigiKey 北美編輯群

越來越多無刷直流 (BLDC) 馬達用於嚴峻的熱環境中,如電動車 (EV) 等汽車環境以及機器人和製造設備等工業應用。對設計人員而言,有效的熱管理是關鍵考量因素,可確保無刷直流馬達驅動器可靠運作。為此,他們需要特別注意功率 MOSFET 和閘極驅動 IC 的切換頻率、效率、工作溫度範圍、外形尺寸,同時確保符合 AEC-Q101、生產產品認可程序 (PPAP) 和國際汽車工作組 (IATF) 標準 16949:2016I 等規範 (如適用)。

此外,閘極驅動應與標準電晶體-電晶體邏輯 (TTL) 和 CMOS 電壓位準相容,以簡化與微控制器 (MCU) 的介接。還需要能夠保護 MOSFET 免受各種故障狀態的影響,並且需要具有良好匹配的傳播延遲以支援高效率高頻操作。

為滿足這些需求,設計人員可以將雙 N 通道增強型 MOSFET 與高頻閘極驅動 IC 配對,以產生緊湊、高效率解決方案。

本文首先概述設計無刷直流馬達驅動器的熱管理注意事項,然後簡要概述 AEC-Q101、PPAP、IATF 16949:2016 的要求。然後介紹 Diodes, Inc 的高效能雙 N 通道增強型 MOSFET 和匹配閘極驅動 IC 適用於汽車和工業無刷直流馬達驅動系統的範例。本文最後討論無刷直流驅動電路的印刷電路板佈局注意事項,包括最小化電磁干擾 (EMI) 和最佳化熱效能。

無刷直流和換向

無刷直流和有刷馬達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無刷直流需要 MCU 控制進行換向。這需要能夠偵測轉子旋轉位置。可以使用電流感測電阻或霍爾效應感測器進行位置偵測。將霍爾效應感測器放置在馬達內部 (相隔 120°) 是位置感測的一種常用、準確、高效率的方法。

此方法涉及使用六個功率 MOSFET 的橋式配置驅動三相無刷直流馬達。霍爾效應感測器產生數位訊號,可讓微控制器用於確定馬達位置,然後產生驅動訊號,按所需順序和預期速率切換 MOSFET,控制馬達運作 (圖 1)。可控性是使用無刷直流馬達的一項關鍵優勢。

三相無刷直流馬達圖圖 1:三相無刷直流馬達的三個霍爾效應感測器提供控制六個功率 MOSFET 切換所需的位置資訊。(圖片來源:Diodes, Inc.)

處理傳播延遲

微控制器產生的控制訊號太弱,無法直接驅動功率 MOSFET,因此使用閘極驅動 IC 放大微控制器訊號。然而,使用閘極驅動 IC 也引入一定程度的控制訊號傳播延遲。此外,半橋閘極驅動中的兩個通道響應時間略有不同,會導致傳播延遲差異。在最壞的情況下,高側開關可能在低側開關尚未完全關斷時導通,導致兩個開關同時導通。若是如此,將會短路,導致馬達驅動器或馬達損壞或損毀。

有幾種方法可以處理傳播延遲問題。可使用快速微控制器,能夠快速反應補償傳播延遲。但此方法有兩個潛在問題,亦即需要更昂貴的微控制器,並且微控制器在切換過程中引入了死區 (dead-time band),以確保兩個開關永遠不會同時打開。失效時間會延遲整個切換過程。

大多數應用的首選替代方案是使用傳播延遲較短的閘極驅動。高效能閘極驅動 IC 還包括防止交叉傳導的邏輯,可進一步增強系統可靠性 (圖 2)。

高效能閘極驅動 IC 圖圖 2:高效能閘極驅動 IC 除了有最小傳播延遲,還包括交叉導通防止邏輯 (中間偏左)。(圖片來源:Diodes, Inc.)

保持散熱

無刷直流馬達的可靠運作不僅重視安全和精確驅動功率 MOSFET,保持功率 MOSFET 散熱也十分重要。與功率半導體熱管理相關的兩個重要規格是結殼熱阻 (RθJC) 和結至環境熱阻 (RθJA)。兩者均以每瓦攝氏度 (°C/W) 表示。RθJC 與元件和封裝相關。這是一個固定值,取決於晶片尺寸、晶片黏合材料和封裝熱特性等因素。

RθJA 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包括 RθJC 加上焊點和散熱片溫度係數。功率 MOSFET 的 RθJA 可以比 RθJC 大 10 倍。控制 MOSFET 封裝 (外殼) 溫度 (TC) 是關鍵考量之一 (圖 3)。這表示在為功率 MOSFET 開發熱管理解決方案時,電路板佈局和散熱等因素非常重要。MOSFET 產生的幾乎所有熱量都將由印刷電路板上的銅焊盤/散熱片發散。

RθJA 的是熱耗散的關鍵指標圖 (點選放大)圖 3:RθJA 是熱耗散的關鍵指標,可以比 RθJC 大 10 倍。(圖片來源:Diodes, Inc.)

汽車標準

若要用於汽車應用,這些元件還必須符合一項以上的產業標準,包括 AEC-Q100、AEC-Q101、PPAP、IATF 16949:2016。AEC-Q100 和 AEC-Q101 是汽車應用使用的半導體元件的可靠性標準。PAPP 是文件和追蹤標準,而 IATF 16949:2016 是基於 ISO 9001 的品質標準。更具體而言:

AEC-Q100 是針對封裝 IC 故障機制的壓力測試,包括四個環境工作溫度範圍或等級:

  • 等級 0:-40°C 至 +150°C
  • 等級 1:-40°C 至 +125°C
  • 等級 2:-40°C 至 +105°C
  • 等級 3:-40°C 至 +85°C

AEC-Q101 定義功率 MOSFET 等離散元件的最低壓力測試驅動要求和條件,並規定 -40°C 至 +125°C 的工作溫度。

PPAP 是針對新組件或修訂組件的 18 步驟核准流程。旨在確保組件持續滿足特定要求。PPAP 有五個標準級別,其要求由供應商和客戶協商。

IATF 16949:2016 是基於 ISO 9001 和汽車產業客戶特定要求的汽車品質系統。此標準需要第三方審查人員認證。

雙功率 MOSFET

設計人員可以使用雙 N 通道增強型 FET,達到高效率無刷直流馬達驅動,例如 Diodes Inc. 用於工業應用的 DMTH6010LPD-13​​,以及符合汽車應用 AEC-Q101 標準的 DMTH6010LPDQ-13。這兩個零件均由 PPAP 支援,並在通過 IATF 16949 認證的設施中製造。這些 MOSFET 具有 2615 pF 的低輸入電容值 (Ciss),可支援快速切換速度,以及 11 mΩ 的低導通電阻 (RDS(on)),達到高轉換效率,使其適用於高頻、高效率應用。這些元件具有 10 V 閘極驅動,額定工作溫度為 +175°C,採用 5 mm x 6 mm PowerDI5060-8 封裝,含高散熱效果的大型汲極墊 (圖 4)。熱規格包括:

  • 穩態 RθJA 為 53°C/W,元件安裝在具有 2 oz 銅的 FR-4 印刷電路板上,熱通孔通向底層 (含 1 平方英吋銅板)
  • RθJC 為 4°C/W
  • 額定溫度為 +175°C

Diodes Inc. 的 DMTH6010LPD-13 和 DMTH6010LPDQ-13 圖片圖 4:DMTH6010LPD-13 和 DMTH6010LPDQ-13 使用 PowerDI5060-8 封裝的大型汲極焊墊支援高散熱。(圖片來源:Diodes, Inc.)

雙 MOSFET 閘極驅動

設計人員可以使用其中一款半橋閘極驅動,驅動雙功率 MOSFET:用於工業應用的 DGD05473FN-7,或符合 AEC-Q100 標準用於汽車系統的 DGD05473FNQ-7。這些驅動由 PPAP 支援,並在 IATF 16949 認證的設施中製造。輸入與 TTL 和 CMOS 位準 (低至 3.3 V) 相容,以簡化與微控制器的連接,浮動高側驅動器的額定電壓為 50 V。保護功能包括 UVLO 和交叉傳導預防邏輯 (再次參見圖 2)。整合式靴帶式二極體有助於將 PC 板空間縮至最小。其他特點包括:

  • 20 ns 傳播延遲
  • 5 ns 最大延遲匹配
  • 1.5 A 流出電流和 2.5 A 流入電流最大驅動電流
  • 待機電流低於 1 µA
  • AEC-Q100 1 級工作溫度範圍為 -40°C 至 +125°C

散熱和 EMI 考量

使用上述 MOSFET 和驅動器 IC 的電路板佈局最佳做法,應該將緊湊的設計與 MOSFET 的最大實際銅面積相結合,以確保達到最佳散熱效果。緊湊的設計將環路面積降至最低,而較短的接線長度可最大程度降低 EMI 並減少電磁相容性 (EMC) 問題。

為進一步提高 EMC 和熱效能,印刷電路板中應包含實心內部接地層和底部的附加電源層。此外,訊號線應使用單獨的內層。

MOSFET 封裝對熱效能有重大影響。以下三個選項中,PowerDI5060-8、3 mm x 3 mm PowerDI3333-8、2 mm x 2 mm DFN2020-6,其中具有最大汲極墊的 PowerDI5060 支援最高功耗,達到 2.12 W (圖 5)。

PowerDI5060 (藍線) 耗散更多功率圖表圖 5:與兩個較小的封裝相比,PowerDI5060 (藍線) 消耗的功率更多。(圖片來源:Diodes, Inc.)

結論

採用熱效率封裝的雙功率 MOSFET 可與匹配的閘極驅動 IC 結合,為汽車和工業應用生產高效能和緊湊型無刷直流馬達驅動器。這些解決方案可以滿足 AEC、PPAP、IATF 分別涵蓋的可靠性、文件、品質標準。可以在印刷電路板佈局最佳實踐中採用這些元件,有助於設計人員為其無刷直流馬達驅動達到最佳熱效能和 EMC 效能。

推薦閱讀

  1. 使用無感測向量控制搭配 BLDC 與 PMS 馬達來達到精密的動作控制
  2. 哪類編碼器特點能提高耐用性?也許是固態電子元件?
  3. 如何針對動力轉向、馬達和機器人選擇及使用角度感測器
DigiKey logo

聲明:各作者及/或論壇參與者於本網站所發表之意見、理念和觀點,概不反映 DigiKey 的意見、理念和觀點,亦非 DigiKey 的正式原則。

關於作者

Image of Jeff Shepard

Jeff Shepard

Jeff 過去 30 多年來不斷撰寫與電力電子、電子元件和其他技術主題有關的文章。他在 EETimes 擔任資深編輯時,開始編寫有關電力電子領域的文章。他之後創立專門報導電子設計的《Powertechniques》雜誌,接著更成立一家全球性的電力電子研究與出版公司 Darnell Group。Darnell Group 的業務範疇包括 PowerPulse.net 的發行,每天為全球電力電子工程社群提供最新消息。他也是切換式電源供應器教科書《Power Supplies》的作者,此書由 Reston division of Prentice Hall 出版。

Jeff 也是 Jeta Power Systems 的共同創辦人,該公司專門製造高功率切換式電源供應器,目前已由 Computer Products 併購。Jeff 也是發明家,在熱能採集與光學多重材料上擁有 17 項美國專利,也經常針對全球的電力電子趨勢提供產業消息並發表演講。他擁有加州大學定量方法和數學碩士學位。

關於出版者

DigiKey 北美編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