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掃描器應用的比較
資料提供者:DigiKey 北美編輯群
2020-12-08
雷射一詞在英文中屬於縮寫字,代表 受到激發輻射加強之光線,更是一種會放射出一道或多道同調光束的電子元件。「同調」一詞意味著頻率和波形相同,且相位差恆定的電磁波。雷射可用於:
- 切割、蝕刻、熔接和切片等應用;包括精準雕刻、鑽探、半導體表面處理、機械表面重修,以及醫療領域中的 LASIK 眼部手術等
- 成像和投影;包括全像顯示、共焦顯微鏡、高解析度測量 (建立點雲)、雷射光譜學等
- 資料傳輸;包括條碼讀取器以及光纖和 DVD 技術等
- 定位;包括工作單元安全系統、3D 列印、光達 (LiDAR) 系統等
雷射掃描是指使用掃頻或偏轉的雷射光束陣列,也是上述許多應用的核心。本文將探討工業自動化中最常見的幾種雷射掃描應用。
雷射訊號最簡單的呈現方式,會先以點源形式生成,然後透過精準控制的內鏡反射,掃過有效的角度而得。內部光偵測器會讀取反射的訊號。由於雷射光束的投射角和飛行時間 (ToF) 為已知資訊,因此掃描器的電子元件可以使用返回的訊號,在掃描器範圍內建構詳盡的結構圖。
概念上很簡單,但在現實世界裡,需要克服一堆開發挑戰,才能讓雷射掃描技術發揮作用。環境光的變化、平台移動、如何校正光源以達到一致輸出,以及對工業環境常見之塵土的耐受性,這些都是比較困難的挑戰。
這些技術方面的挑戰都已有解決方案;現在某些最複雜的應用是在 360˚ 範圍內使用 3D 掃描的無人搬運車 (AGV)。如今營造業也普遍使用自調平雷射掃描器,以便精準懸吊石膏板或地面調平。另外,還有一種雷射掃描器應用是用於經緯測量儀,能協助土木工程師以毫米的解析度規劃道路坡度。以上是專用型雷射掃描裝置執行特定功能的例子,但雷射掃描器的多功能性要在廠區才能真正發揮。
工業安全用途的雷射掃描器
雷射掃描器在自動化作業中有個必備應用,就是保護具危險性的工作單元。在基本安裝裡,雷射掃描器放置在固定位置上,而雷射則會掃過單一平面。此類掃描器可作為安全監控系統所用的光幕。光幕的放置地點必須能保護具有潛在危險性的特定設備,而且能監控任何光束中斷情形。發生中斷時,光幕會放慢或停止關鍵設備,或是發出警報訊號,以作為回應。
掃描器的放置地點以及光束的幾何形狀,必須要能對操作員可能進入的任意點進行監控。如同上述回應模式所示,掃描器往往會搭配其他安全設備使用 (如護罩、警報和關斷開關),以確保操作員接近設備時不會受到傷害。
在光學掃描技術發明之前,會採用機械聯鎖來防範具危險性的工作單元。在維護期間,會停止對工作單元供電,並且實施上鎖掛牌程序。眾所皆知,人類極不可靠,總會想方設法越過防護裝置。光學聯鎖則更為可靠,特別是搭配硬重置或雙操作員面板後,即可確保無法由單一操作員發動重啟作業。如需深入瞭解此部份,可閱讀 DigiKey 文章《使用安全雷射掃描器保護操作人員》。
圖 1:這款 SX5 系列安全雷射掃描器能讓 OEM 廠商或使用者使用 PC,來定義多達六個安全區和兩個警告區。(圖片來源:Banner)
有關飛行時間 (ToF) 技術的註解:使用 ToF 就能夠根據極座標 (光束角以及與觀察區內某物件的距離),精準地繪製物件的位置。此資訊可用來建立掃描器進入前述各區時的觀察範圍圖。對於使用協作式機器人 (cobot) 的下一個特殊案例,這種能力極為關鍵。
協作式機器人的設計用意,是為了搭配操作人員一同協作。因此人員與機器人必須相當接近,而且也有伴隨的風險。掃描器若有經過編程的工作空間圖,即可根據協作式機器人的位置和共同工作人員的動作,來控制機器人可允許的動作。在機器人及掃描器市場中,這是相當新穎且尚待成長的領域,因此新的應用還在持續演化中。
AGV 和定位工作用途的雷射掃描器
現在,我們要看看在移動平台上,光達 (LiDAR) 搭配使用 ToF 的雷射掃描器會有哪些優點和缺點。此類系統用於無人搬運車 (AGV),須仰賴 AGV 內建的位置圖,以便所有的物件偵測作業都有對照資訊。此能力稱為同步定位和繪圖,簡稱 SLAM。這會增加系統的複雜性,因為定位位置錯誤會直接影響到障礙物或目標的繪圖位置。使用局部應答器、教導編程能力或地面嵌入式軌道,都有助於緩解此問題。
圖 2:此 270° SEL-H05LPC 安全雷射掃描器,可用於 AGV、堆高機、機器人,以及工業設施內的其他移動設備。(圖片來源:IDEC)
掃描技術的訊噪比 (SNR) 會依據環境光的變化而有所改變。最糟的情況是全日照,此時光線可能比掃描照明還要強上幾個數量級。目前已有幾種可用的解決方案,包括光源調變、結構式掃描,以及採用窄頻搭配濾波。幸好 AGV 大多都在光線受控的倉庫使用,因此不需要這些技術。至於在戶外使用的車輛,目前正在密集地研究解決方案中。
依照定義,雷射掃描器屬於直視性裝置,這意味著此類裝置的視野僅限於正前方。如果正面對一整排柱子,掃描器只會看到這一排的第一根柱子。掃描器要改變視角才能偵測到其他柱子,但前提是柱子要在偵測範圍內。
行動車輛上的 LiDAR 相當有價值,尤其是 LiDAR 結合其他感測器,以因應倉庫環境裡的即時變化時。此時,LiDAR 可協助提高運送速率、減少人力需求,並將意外事故降到最少。
若要選擇 LiDAR 系統的正確掃描能力,便要指明線性範圍、角度掃描窗口,以及這些測量作業的線性和角度解析度。頻寬或更新率也是關鍵要素,因為會限制 AGV 的運作速度。最後且最重要的一點,功耗將會決定下次充電的時間,以及可在任何指定時間部署的單元數。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 AGV 使用 LiDAR 進行廠房或自動化倉儲環境的導航作業。(圖片來源:Gettyimages)
AGV 內 LiDAR 的電氣與機械考量因素
LiDAR 仍在持續演變中,主要是由自動駕駛車市場所推動。因此有各式各樣的性能、功能和價格點。此外,這也代表目前尚未制訂安裝或連線方面的標準。考慮在應用中使用 AGV 時,要讓現有產品符合系統要求,然後再指明實體結構。有幾家公司可執行系統工程,並提供現成或可客製化的 LiDAR 系統。根據要求而定,已預先完成工程設計的解決方案可能只是起點,可藉此促成進一步最佳化的解決方案。
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局 (NIST) 已帶頭制訂 AGV 的安全標準。目前主要關注在碰撞問題,包括:
- 可拆卸保險桿:絕大多數用於較舊機型,其用意是讓保險桿包含力感測功能,並且在撞到障礙物時會停止行進,以限制接觸力道。
- 非接觸式方法:現代化 AGV 預期可偵測物體,並在不造成碰撞的情況下停止。目前已使用模擬人類體形的測試形狀,且也已提出更多類似人類的形體和姿勢,將在未來進行測試。
- 突然出現的障礙物:安全區內意外出現障礙物。AGV 預期會觸發緊急停止,但並未預期有碰撞防範。
- 預期出現妨礙前行的障礙物:這些障礙物包括在 AGV 行徑路線附近的設備或人員。預期未來會有指定的慢速區,因為在此區中,與 AGV 行徑路線的間隔距離只有不到 0.5 公尺。
為了預想未來的 AGV 應用,他們也配合機器人安全標準,開始研擬測試方法,其中涉及到使用固定在 AGV 底座上的機器人手臂。
LiDAR 發展有個明顯趨勢,就是促使 LiDAR 縮小尺寸、減輕重量及降低成本,且不會犧牲效能。過去十年已有所進展,且這些層面已縮減一個數量級。如前所述,SLAM 或定位技術也越來越受關注。理想的解決方案是讓 AGV 可隨地發動,然後針對其所運作的環境,在內部繪製地圖。要達到這種操作,就要將 LiDAR 與其他類型的感測器整合,包括 GPS、輪速感測器和攝影機。
數據通訊用途的雷射掃描器
線性條碼讀取器的概念很簡單:線條與空間的組合構成某種摩斯密碼,並且可由以下方式直接讀取:
- 當掃描器發出的光線從條碼反射回來時,對此光線進行測量
- 當環境光反射回來時,對此光線進行測量
全球慣用的線形條碼共有九種不同形式,端視應用而定。雖然雷射掃描器是條碼掃描的標準裝置,但條碼未必需要精準的雷射光源,但以下情況除外。在多數情況中,條碼內容的讀取和解譯全都在掃描器內完成。通常,條碼掃描器會將解碼的數值直接傳送到資料庫。
有一些領域會要求條碼雷射具有精細解析度。在空間受限的地方,標準條碼的線條須保持在更窄的實體尺寸標準內。如此便需要精細解析度的讀取器,而雷射掃描器可以輕易做到這一點。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在條碼距離更遠時 (例如在倉庫的貨架上),這會明顯縮小條碼的角度大小。
有時環境光不夠亮,無法確保線條和空白處之間有良好的對比。在此情況下,雷射等已知光源就相當適合照亮條碼,即可輕易讀取。
即便常去雜貨店的消費者,都已經相當熟悉自助結帳台的手持式掃描器。但條碼能以無限種方向出示,因此上述場景的掃描器必須產生由雷射掃描線交錯構成的緊密矩陣。如此即可確保無論條碼以何種方式出示,至少會有一條掃描線能擷取到整個條碼。
圖 4:這款 MIKROE-2913 條碼掃描器板可讀取符合多種協定的 1D 和 2D 條碼。此板件含有 micro-USB 連接埠,可作為獨立元件使用,或搭配其他板件使用。(圖片來源:MikroElektronika)
2D 條碼掃描器:二維 (2D) 條碼與前述的線性條碼不同。2D 條碼由於具有高資訊密度及錯誤檢查功能,而且即使在條碼破損的情形下仍具有可讀性,因此使用越來越普遍。2D 條碼的複雜性意味著不適合搭配雷射掃描器使用,因此需仰賴相機進行解碼。常用的 2D 條碼共有四種類型,不過多數消費者都熟悉快速回應碼 (QR Code),因為多數智慧型手機都能輕鬆讀取。
機器製造商和使用者在權衡條碼與掃描器選項時,需考量三個主要面向:
- 掃描器的使用場合為何?是用於倉庫的盤點、追蹤生產線上的生產零件,或是用於銷售點?
- 需要多少資料,以及物件上有多少實體空間可放置條碼?
- 條碼將會印刷在什麼表面上,且此表面能保持多高的印刷解析度?
一旦知道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應該就有一些可行方案可供選擇。
圖 5:Brady Corporation 的 Code Reader 950 (CR950) 條碼雷射掃描器具有大面積的影像感測器,能讓掃描更加輕鬆。最終可全方向讀取 1D 和 2D 條碼,即便在閃亮表面也能做到。(圖片來源:Brady Corporation)
其他讀取器和相機型替代方案:前面已探討過絕大多數類型的條碼掃描器。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條碼掃描器會使用一長列的 LED 來照亮條碼,同時使用與其配合的一列電荷耦合元件 (CCD) 偵測器來偵測反射光線。這就是所謂的 LED 讀取器。
此外,還有專門設計與配置的相機系統,可有效且快速地讀取 2D 碼。
雷射掃描器應用結論
自從 1960 年發明雷射以來,以雷射為基礎的裝置與用途蓬勃發展的程度相當驚人。雖然條碼的出現比雷射早 11 年,但使用同調光掃描讀取資訊的方式已經成為黃金標準。此外,雷射型定位追蹤與偵測掃描技術,也是工業環境首選的解決方案。無論是從零開始設計系統或強化現有流程,對某種雷射掃描方法添加點變化,很有可能就能為多數工業製造或追蹤應用帶來好處。考量到目前技術的發展程度,如果現在沒有剛好適用的配置,相信不久以後就會有適合的配置出現。

聲明:各作者及/或論壇參與者於本網站所發表之意見、理念和觀點,概不反映 DigiKey 的意見、理念和觀點,亦非 DigiKey 的正式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