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以及Edge AI的概念與應用

作者:DigiKey Editor

人工智慧(AI)已經是當前科技業最熱門的話題,且其應用面涉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對於各個產業都帶來相當重要的影響,且即將改變人類未來發展的方方面面。本文將為您介紹與人工智慧相關各種技術的概念介紹,以及先進的Edge AI(邊緣人工智慧)的最新發展與相關應用。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以及Edge AI的概念与应用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是現代科技的核心技術

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ML)是現代科技的核心技術之一,且已經在許多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人工智慧是指讓機器具備類似人類智慧的技術,使它們能夠進行思考、學習、推理和解決問題。機器學習則是人工智慧的一個子領域,專注於如何讓機器從數據中學習和改進自身的能力。機器學習依賴於演算法和模型來從大量數據中提取模式,並據此做出預測或決策。

人工智慧涵蓋了多種技術和方法,包括專家系統、語音識別、影像處理、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慧從概念上可以分為弱AI(狹義AI)、強AI(廣義AI)與超AI,弱AI專門針對特定任務設計的系統,如語音助手、推薦系統等。強AI則具備全面人類智慧的系統,能夠執行人類能做的任何任務,目前仍處於發展階段,但離此目標已經不遠。超AI則是超越人類智慧的AI,能進行超越人類的創新和解決問題。


依據不同應用需求來實行機器學習的訓練模式

機器學習指的便是機器學習人類的思考與判斷能力,必需透過不同的訓練模式來協助機器學習人類的思考模式與各種知識,每種訓練模式都有其獨特的特徵和適用的場景。

首先便是監督式學習(Supervised Learning)模式,監督式學習使用已標籤的數據集進行訓練,即每個輸入數據都有一個對應的正確輸出(標籤)。監督式學習常應用於分類(如垃圾郵件識別)和回歸(如房價預測)問題,常見的演算法包括線性回歸、支持向量機(SVM)、隨機森林、神經網路等。

監督式學習具有精確性高的優點,因為其有明確的目標,訓練結果可解釋性強。不過,由於需要大量標籤數據,而數據標註的成本高,且模型可能對標籤數據中的偏差敏感,將導致過擬合的現象。

相對於監督式學習,另一種機器學習模式便是非監督式學習(Unsupervised Learning),非監督式學習使用無標籤的數據集,演算法根據數據的內在結構進行學習,其主要用於數據分群(如顧客分類)、降維(如主成分分析)、異常檢測等應用場景,常見的演算法包括K-均值聚類、層次聚類、主成分分析(PCA)、自編碼器(Autoencoders)等。

非監督式學習適用於無法獲取標籤數據的場景,可探索數據的隱藏結構和模式,但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使其結果不易解釋,可能難以評估模型的性能。

此外,還有一種機器學習模式是半監督式學習(Semi-Supervised Learning),其採用混合數據的方式,結合少量標籤數據和大量無標籤數據進行訓練。其應用場景為當標籤數據難以獲取但無標籤數據豐富時,例如文本分類或影像識別,採用的演算法包括圖形神經網路(GNN)、生成式對抗網路(GANs)的部分應用等。

半監督式學習在標籤數據有限的情況下可提升模型性能,可平衡標籤數據的稀缺性和無標籤數據的豐富性,不過其訓練過程較為複雜,可能需要特殊的演算法,且對標籤數據的品質較為敏感。

另一方面,還有一種機器學習模式是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其透過與環境互動進行試錯學習,基於獎勵和懲罰來最佳化行為策略。強化學習常用於決策問題,如機器人控制、自動駕駛、遊戲AI等應用場景。常見的演算法包括Q-學習、深度Q-網路(DQN)、策略梯度方法(Policy Gradient)等。

強化學習適合動態和複雜環境中的決策問題,可處理連續性和長期的回報,但其訓練時間較長,可能需要大量試驗來找到最佳策略,且其訓練過程不穩定,結果可能難以解釋。

機器學習還有一種自監督學習(Self-Supervised Learning)模式,模型可從無標籤數據中自行產生標籤,用於訓練,例如透過數據變換創建假想的標籤。自監督學習主要應用於自然語言處理(NLP)和電腦視覺(CV),如預訓練模型BERT、GPT等應用場景,常見的演算法包括自回歸模型、自編碼器、對比學習等。

自監督學習由於無需人工標註,因此適用於大規模無標籤數據,在NLP等領域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其模型訓練過程複雜,運算成本較高,且其結果解釋性可能不佳。

AI和ML這兩者在各行各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像是在醫療領域,AI能夠協助診斷疾病、分析醫療影像、個性化治療方案。在金融領域,機器學習應用於風險評估、詐欺檢測、投資決策。在製造業,AI可用於生產過程自動化、品質控制、預測性維護。在交通應用方面,自動駕駛、交通管理系統中大量應用AI和ML。在零售業,個性化推薦、需求預測、客戶分析都是ML的應用場景。在娛樂業,串流媒體平台利用ML來推薦音樂、電影等內容。

上述這些訓練模式各有其獨特的應用場景和挑戰,選擇合適的模式取決於具體的數據特徵和應用需求。AI和ML正在迅速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並且在不斷推動科技和社會的進步,未來的發展將無可限量。


深度學習使用深層神經網路模仿人腦的結構和功能

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則是機器學習的一個子領域,其核心在於使用深層神經網路來模仿人腦的結構和功能,以便從大量數據中自動學習並提取特徵。深度學習的成功在於它能夠處理複雜的數據,如影像、語音和自然語言,並在許多應用中達到或超越人類表現。

深度學習模型通常是基於人工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它由多層的神經元(也稱為節點)組成,這些神經元模仿了人腦中的神經元結構。神經網路的每一層將接收到的輸入數據進行處理並傳遞給下一層。隨著層數的增加,網路可以捕捉到數據中越來越複雜的特徵。

深層神經網路(Deep Neural Networks, DNN)則是包含多層隱藏層的神經網路。這些隱藏層的數量使得網路能夠在數據中學習到高階特徵表示。這種深層結構使得深度學習特別適合處理大量數據,如影像、語音和文本。

傳統機器學習模型往往需要手動設計特徵,而深度學習可以自動從數據中學習和提取特徵,這使得它在處理非結構化數據(如影像和語音)方面特別有效。反向傳播(Backpropagation)則是一種訓練神經網路的演算法,它透過調整網路中每個權重和偏差,最小化預測錯誤,從而提高模型的準確性。

深度學習在許多領域中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像是電腦視覺能力,可以使用卷積神經網路(CNN)來自動識別圖片中的物體或場景,或是進行物體檢測,如自動駕駛汽車中的行人檢測,以及面部識別能力,這在安全和社交媒體中被廣泛使用。

另外還有自然語言處理(NLP)能力,可進行語音識別,將語音轉換為文本,如Siri和Google Assistant,以及機器翻譯功能,如Google翻譯使用的翻譯技術。另外還有如文章自動產生、聊天機器人等。在語音處理能力上,深度學習已經可以做到語音合成,如文本轉語音(TTS)系統,以及做到情感識別,可從語音中識別說話者的情感狀態。

醫療健康是深度學習的重要發展領域,透過深度學習可進行醫學影像分析,如腫瘤檢測、病理學診斷等,也可以應用在基因組學,用於理解基因數據並預測疾病風險。

此外,在自動駕駛應用,深度學習用於感知周圍環境,做出駕駛決策,控制車輛的運動。在遊戲AI領域,深度學習幫助AI自主學習如何在複雜的遊戲環境中做出決策,如AlphaGo。深度學習已經成為推動AI發展的關鍵技術,並在許多領域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隨著計算能力的增強和數據的增多,深度學習的應用前景將越來越廣泛。


Edge AI的分佈式計算方式更加快速穩定與安全

Edge AI是指在邊緣裝置上運行人工智慧(AI)演算法和模型的技術,這些裝置包括物聯網裝置、智慧型手機、嵌入式系統等。與傳統的雲端AI不同,Edge AI在裝置本地進行數據處理和決策,而不是將數據傳輸到遠端的雲端伺服器進行分析。這樣的分佈式計算方式使得系統能夠更加快速、穩定、並且在一些情境下更加安全地運行。

Edge AI具有低延遲的特性,由於數據處理在本地完成,Edge AI能夠大幅降低響應時間,適合需要即時反應的應用,如自動駕駛或工業自動化。此外,隨著硬體技術的進步,邊緣裝置具備了強大的計算能力,使得複雜的AI任務可以在本地高效率地運行。

Edge AI在數據隱私與安全性上又比雲端AI要更好,因為數據是在本地處理和儲存,減少了數據傳輸到雲端的需求,有助於保護用戶隱私並降低數據洩漏風險。此外,由於是在本地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僅傳輸需要的數據到雲端,因此可減少了網路頻寬的消耗,適合在網路資源有限的環境中使用。Edge AI並具有可擴展性與分佈性,Edge AI使得AI應用可以更加靈活地部署和擴展,系統可以分散式運行,減少單點故障的風險。

Edge AI的應用領域相當廣泛,最常見的便是智慧家庭應用,Edge AI可以應用於智慧型音箱、智慧監控、智慧型家電等裝置,可提升用戶體驗並保護數據隱私。在製造業中,Edge AI可用於機器狀態監控、品質檢測、故障預測,實現工廠的工業自動化與智慧化營運。

在醫療健康領域,Edge AI可以運行在可穿戴式裝置中,即時監測用戶的健康數據,如心率、血壓等,並提供個性化的健康建議。在智慧交通應用,Edge AI可用於自動駕駛汽車,能夠快速處理車輛周圍的數據,做出即時決策,確保行車安全。

在零售業中,Edge AI可以實現智慧貨架管理、自動收銀、需求預測等功能。在物流中,則可用於包裹追蹤、路線最佳化等。在農業應用中,Edge AI在智慧農業中應用廣泛,如即時監測農作物的生長環境、病蟲害預測、農業機械自動化控制等。

Edge AI因其低延遲、高效能和數據隱私保護等特性,成為了許多場景下的理想解決方案,尤其是在需要即時反應和分佈式處理的應用中。

名詞 簡介 特性 應用領域
人工智慧(AI) 使機器具備類似人類智慧的技術,能進行思考、學習、推理和解決問題。 廣泛應用於各領域,包含專家系統、語音識別、影像處理等。 醫療健康、金融、製造業、交通、娛樂、零售等。
機器學習(ML) AI的子領域,透過演算法讓機器從數據中學習並提高自身能力。 依賴數據驅動,具有監督學習、非監督學習、強化學習等類型。 影像分類、語音識別、推薦系統、風險評估、詐欺檢測等。
深度學習 (DL) ML的子領域,使用多層神經網路來自動學習和提取數據中的複雜特徵。 透過深層神經網路自動提取特徵,特別適合處理非結構化數據。 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處理、醫療影像、遊戲AI等。
邊緣人工智慧(Edge AI) 在邊緣裝置上運行AI演算法,實現本地數據處理和即時決策。 低延遲、高效能、節省頻寬、保護數據隱私。 智慧家庭、工業自動化、醫療健康、自動駕駛、智慧農業等。

結語

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ML)正在重新定義各個行業的未來,提供了自動化、智慧化和數據驅動的解決方案。從醫療健康到工業自動化,這些技術已經展現出巨大的潛力。而Edge AI的出現則進一步提升了AI系統的效率與安全性,使得即時處理成為可能,同時保護用戶隱私。隨著技術的持續發展,AI、ML和Edge AI將不斷推動創新,為全球經濟和社會帶來更加智慧、便捷的生活方式。

未來我們還將為您介紹更多關於Edge AI與機器學習的應用特性與軟體開發環境、硬體類型與相關的感測器介紹,敬請期待。您也可以到 DigiKey網頁來進一步了解與Edge AI相關的專業技術與解決方案。


更多相關技術與精選內容

  • Edge AI 軟體架構
  • 快速開發 AI 應用平台-MAX78000FTHR 開發工具
  • 基於 TensorFlow Lite 進行微型 機器學習 Tiny ML
  • TI Edge AI - AM6xA 處理器與深度學習加速器及其效率
  • 使用 Efinix 的 Quantum 架構 FPGA,實作低功率、高效能的邊緣運算
  • 邊緣式機器學習應用開發變得更順遂
  • 聲明:各作者及/或論壇參與者於本網站所發表之意見、理念和觀點,概不反映 DigiKey 的意見、理念和觀點,亦非 DigiKey 的正式原則。

    精選產品

    圖片製造商零件編號說明現有數量價格查看詳情
    ARDUINO NANO 33 BLE SENSE W/ HDRABX00070ARDUINO NANO 33 BLE SENSE W/ HDR225 - 即時供貨$39.70查看詳情
    IC MCX N94 150MHZ DUAL CORE NPUMCXN947VDFTIC MCX N94 150MHZ DUAL CORE NPU692 - 即時供貨$13.72查看詳情
    EVALUATION KIT FOR MCX N54 MCUSMCX-N5XX-EVKEVALUATION KIT FOR MCX N54 MCUS0 - 即時供貨$156.83查看詳情
    FREEDOM MCXN947 EVAL BRDFRDM-MCXN947FREEDOM MCXN947 EVAL BRD209 - 即時供貨$24.52查看詳情
    EVALUATION KIT FOR MCX N94 MCUSMCX-N9XX-EVKEVALUATION KIT FOR MCX N94 MCUS10 - 即時供貨$152.20查看詳情
    WIO TERMINAL ATSAMD51 +RTL8720DN102991299WIO TERMINAL ATSAMD51 +RTL8720DN0 - 即時供貨$30.00查看詳情
    XIAO ESP32S3 SENSE113991115XIAO ESP32S3 SENSE162 - 即時供貨$13.99查看詳情
    SBC 1.5GHZ 4 CORE 2GB RAMSC0193(9)SBC 1.5GHZ 4 CORE 2GB RAM695 - 即時供貨$48.20查看詳情
    MAX78000 EVALUATION BOARDMAX78000EVKIT#MAX78000 EVALUATION BOARD32 - 即時供貨
    86 - 工廠存貨
    $209.84查看詳情
    DISCOVERY STM32 F7 EVAL BRDSTM32F746G-DISCODISCOVERY STM32 F7 EVAL BRD770 - 即時供貨$57.50查看詳情
    NVIDIA JETSON ORIN NANO DEV KIT102110839NVIDIA JETSON ORIN NANO DEV KIT0 - 即時供貨$598.80查看詳情
    HIMAX WE-I PLUS EVB ENDPOINT AI17256HIMAX WE-I PLUS EVB ENDPOINT AI0 - 即時供貨See Page for Pricing查看詳情

    關於作者

    DigiKey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