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編碼器通訊協定指南
2021-03-31
自動化持續革新現代世界。其超越工業自動化和工業 4.0,納入商業和消費型領域。更多的 IoT 已採行自動化,過往為實體形式,現在更多了許多機電形式。
簡單來說,電動馬達提供控制實體世界的方式。不過,大多數電動馬達相當基本,一般不會提供位置回饋。低成本的馬達尤其如此,僅用來移動負載。也許出乎意料之外,但這類馬達也用於相當精細的應用,例如基於啟動汽車的鑰匙而自動調整汽車座位的應用。
這些基本的馬達係透過編碼器,取得所需的「智慧」,判斷座椅位置並進行調整。有些馬達內建編碼器,未內建編碼器的馬達則採用外部編碼器,置放於馬達軸上。這些應用採用多種類型的編碼器,各以其方式偵測運動。這可能包含光學編碼器,在物體穿過光源前方時計算光脈衝數,或當磁鐵穿過時,計算由霍爾效應開關產生的脈衝數。
部分編碼器,如 Same Sky 的 AMT 系列絕對編碼器,結合光學編碼器的高解析度,以及磁性編碼器的耐用度。透過使用兩個盤面的電容式編碼:一個發射器和一個接收器,由轉子附加的第三個盤面分隔。中心盤面旋轉時,會干擾發射器和接收器之間以電容性傳輸的訊號。干擾並非依賴動作,因此轉子盤面即使沒有運動,也可偵測其絕對位置。
常見應用需編碼器基於轉動圈數,偵測馬達速度、辨識位置,或馬達任何運動。也可能需要偵測行進的方向。位置回報的方式也可能有異。如上所述,絕對旋轉編碼器不須知道先前位置,該元件為每一個轉子的可量化位置提供獨特的值。有些應用需要瞭解功率循環後的馬達位置 (例如有人進入車輛時),這十分有用。
旋轉編碼器使用的協定
無論使用何種方式擷取實體運動,該資訊都需要傳送至控制器。這將透過另一個層次的編碼,將原始脈衝轉譯為協定,進行傳輸。
實體連結會影響協定的選擇及其運作方式。一般而言,協定分為同步 (使用時脈訊號) 或非同步 (無時脈訊號) 方式。此外,實體連接可能會是單端或差動,差動方式可提供更高耐用性。此組合產生四種可能的方式,最常見的協定為序列周邊介面 (SPI,單端、同步);RS-485,也稱為 TIA/EIA-485 (差動、非同步),以及同步序列介面 (SSI,差動、同步)。
協定的選擇基於許多原因。協定除了提供互通性層級,也可提升通訊通道的耐用性,特別是在有電氣雜訊的應用,如工業馬達控制。因此我們會問:特定應用最適合的協定為何?幸好,AMT 系列涵蓋的模組提供上述三種協定的型號。因此,若能詳細查看個別型號,完整瞭解其相關屬性,就能有助於進行選擇。
SPI 匯流排
SPI 匯流排是同步匯流排,其中一個連接為專用時脈訊號 (SCLK)。由於針對主機裝置和從屬裝置提供專用連接,因此,此協定也支援全雙工作業。所有的資料交換均由時脈訊號整合,主機和從屬無須先交涉屬性 (例如訊號傳輸率或訊息長度) 即可進行通訊。各個從屬具有晶片選擇引腳 (圖 1),可讓主機控制在特定時間與何項裝置進行通訊。
以 AMT22 系列為例,其具備 SPI 編碼器,可經過配置,採用 2 MHz 時脈訊號進行操作。這表示當主機提出請求,編碼器可以回應其目前位置,僅需 1500 ns。SPI 協定的佈線配置也同樣簡易,針對各個裝置的主機輸出、從屬輸入 (MOSI) 和 主機輸入、從屬輸出 (MISO) 提供專屬連接。這些連接以線相連 (參見圖 1),主機也針對獨立晶片選擇引腳有專屬連接。
圖 1:SPI 協定針對時脈和資料使用通用連接,並具有晶片選擇專屬連接 (圖片來源:Same Sky)
SPI 協定是單端匯流排,若使用高速時脈,非常適合連接相對較短的距離 (約為 1 m)。若時脈速度降低,則可以延伸距離,以保有訊號完整性。這能讓 SPI 協定達到多功能,並且適合多種應用。
RS-485 匯流排
若應用的範圍超過 1 m,或所處環境具有大量電氣雜訊,差動匯流排會是較好的選擇。這是由於差動訊號相較於單端訊號,本質上較穩健。另一種增加穩健性的技術為排除匯流排上對乾淨時脈訊號的需求。RS-485 匯流排和相關協定為合適的選擇。
RS-485 介面使用雙絞線纜線,其為差動,因此在纜線的兩端需合適端接。由於為非同步,匯流排上無專用時脈訊號,因此僅需兩條導線 (圖 2),便可達到 10 Mbit/s 或更高的資料傳輸率。此匯流排支援多重連接,但必須對纜線端接並且匹配阻抗。為維持其效能,各裝置必須以儘可能最短的纜線連接至匯流排。
AMT21 系列使用 RS-485 匯流排/協定,只需兩個連接給雙絞線和另外兩個給電源。由於為非同步,所有的裝置需注意通訊的配置方式,在預設下,AMT21 系列使用 8N1,代表 8 資料位元、無奇偶,以及 1 個停止位元。在此配置中,六個最高有效位元用於定址,代表一個連接可以支援多達 64 個個別可定址裝置。兩個最低有效位元用於指令。在指示提供位置資料時,AMT21 系列可以在 3 ms 之內回應。也有重置編碼器和設定零位置的指令。
圖 2:CUI 的 RS-485 協定以雙絞線支援多種裝置 (圖片來源:Same Sky)
SSI 匯流排
SSI 匯流排的標準配置可以視為 RS-485 匯流排的擴充,在用於資料的差動對之外,添加搭載時脈訊號的差動對。這表示標準 SSI 介面使用兩個差動對,即四個連接,於時脈和訊號。Same Sky 針對此設計開發變體,添加晶片選擇引腳替代差動。這能將每連接引腳數由四個減少到三個,同時加入了專用晶片選擇的便利性 (圖 3)。
此變體相容於 SSI 控制器,支援晶片選擇,並提供類似於 SPI 的效能。Same Sky 的 AMT23 系列 使用此 SSI 變體,並且可配置為圖 3 所示。
圖 3:此 SSI 變體需更少電線,但支援晶片選擇 (圖片來源:Same Sky)
結論
自動化的運用有增無減。絕對編碼器設計用於納入電動馬達中,能為自動化應用提供更佳控制。Same Sky 的 AMT 系列採用其電容式編碼技術,運用三種通訊協定,各有其優缺點。工程師可取得更多設計自由,同時針對其應用選擇最佳技術。
聲明:各作者及/或論壇參與者於本網站所發表之意見、理念和觀點,概不反映 DigiKey 的意見、理念和觀點,亦非 DigiKey 的正式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