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擁有家庭安全監視影片的所有權?

智慧監視攝影機越來越普及,因為能讓我們感覺更安全,且可從任何地方監控居家。

無論您使用的是簡單的視訊門鈴,還是圍繞您房地產的整個攝影機網路,這些系統都依賴雲端儲存 - 這就是問題癥結點。我們預期這些為私密的影片片段,且我們擁有完全的控制權,但事情並非如此簡單。

我們在建立這些系統時,常常沒注意到已經將更多的權力移交給第三方公司。服務等級協定不透明導致缺乏透明度,促使我們在未理解的情況下就同意了該協定。

我們不斷耳聞有關資料外洩和未經授權存取家庭監視資料的事件發生。許多人在錯誤的預期下行事,不自覺地將隱私暴露於危險之中。

圖 1:Leopard ImagingIMX477 模組為家庭監視中心提供增強的影像清晰度和低光靈敏度。(圖片來源:Leopard Imaging)

家庭監控的雲端儲存與處理

基本上,雲端架構視訊監視的運作方式是透過現場攝影機擷取影片,接著透過網際網路傳輸資料並儲存在遠端伺服器上。這些伺服器由第三方供應者管理,負責託管、管理、保護資料。此架構在本質上會加深風險。

雲端供應商端只要一有安全漏洞、錯誤配置、惡意行為,都可能暴露我們的記錄。即透過資料集中化所獲得的營運效率,為網路犯罪分子創造更大的目標。通常,後處理是在雲端採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執行,進行智慧搜尋、即時監控、自動事件偵測。

資料保管的轉移造成隱私及合規性的不確定性。比較雲端儲存和本機儲存,可明確瞭解,轉向雲端儲存可獲得遠端存取和自動備份等優勢。然而,這種便利性的直接代價是失去對資料的實體和直接數位控制能力。

建立負責任的家庭監視

要有效因應家庭監視的複雜性,必須採取分層方式。有幾種選項,各選項都需在便利性、成本、使用者控制能力之間進行權衡。關鍵之處在於資料儲存的位置和其處理過程。

本機儲存:例如 SD 卡和實體儲存裝置,會是更安全的雲端儲存替代方案,因為可提供對資料完整的實體和邏輯控制。但這種設置容易受到實體盜竊或損壞,因此可能需要更多的人工管理。

圖 2:Arducam OAK-D-Pro W 支援裝置上 AI 處理,非常適合混合監視系統中的邊緣臉部辨識。(圖片來源:Arducam)

混合雲端安全系統:現代且更加平衡的方法。這些系統運用邊緣處理能力,進行預測性分析、準確的威脅偵測,以及站點臉部辨識和物體區別等進階功能。只會將相關且經預先分析的片段上傳至雲端,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這些混合雲系統具有邊緣處理能力,會優先考量端對端加密和隱私設計原則。這些技術從一開始就將隱私保護直接嵌入系統架構和功能中,而不是依賴事後的安全措施。

同時,雲端供應商可以遵循 GDPR 和 CCPA 準則,儲存監視影片片段。關鍵合規措施包括將資料收集限定在嚴格必要的範圍內,並設定適當的資料保留限制,例如 30 天後自動刪除片段。

結論

雲端架構家庭安全系統提供優勢,但會將敏感個人資料的控制權交給第三方提供者。在選擇家庭監視系統時需要徹底的盡職調查,考量到各種儲存解決方案到 AI 處理選項,例如本機或混合模型。

關於作者

More posts by Abhishek Jadhav
 TechForum

Have questions or comments? Continue the conversation on TechForum, Digi-Key's online community and technical resource.

Visit Tech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