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效應感測器基礎知識

霍爾效應是埃德溫·霍爾在 1879 年發現的一種現象。他注意到,當電流流經導體並暴露於磁場中時,會出現與該電流及磁場相互垂直的電壓。這項發現幫助人類能輕易地偵測到磁場。

今日人們使用此效應來感測距離、位置、電流和轉速,並用於切換式應用。使用霍爾效應感測器有許多優點。這種感測器為固態,因此不會發生觸點跳動、使用壽命更長,並能用於高速應用。此外,也能用於嚴苛的環境,價格比機械式開關更便宜。

上圖展示了一個霍爾效應感測器的常見應用範例。在此範例中,霍爾效應感測器放置在磁鐵和汽車輪軸的齒輪齒中間。每當齒輪齒通過時,磁場就會波動並觸發感測器。這可用來計算速度,並幫助循跡控制系統判斷車輪是否正在同步旋轉。

此外,還能根據磁場強度,將此效應來判斷距離或位置、當作切換器,也可將其用來感測電流。霍爾效應感測器適用於許多應用,是種便宜而有效的解決方案。

關於作者

Image of Ashley Awalt

Ashley Awalt 自 2011 年加入 DigiKey 後就開始擔任應用工程技術人員。她透過 DigiKey 獎學金計畫,自北地社區暨技術學院取得電子技術和自動化系統領域的應用科學副學士學位。她目前的職位是協助建立特別的技術專案,記錄流程,最後再參與專案的影片媒體製作。Ashley 在閒暇時間喜歡...喔,等等,當你當媽了,還有閒暇時間嗎?

More posts by Ashley Awalt
 TechForum

Have questions or comments? Continue the conversation on TechForum, Digi-Key's online community and technical resource.

Visit Tech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