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模組的未來
資料提供者:DigiKey 歐洲編輯群
2016-09-22
無線技術正歷經劇烈變革。 行動市場從 3G 邁向 LTE、LTE Advance 和 LTE Advanced Pro,藉此提高數據傳輸率並降低功率,同時更展望新一代的 5G 技術。 因此將引進更多更高頻率的頻段,達到更高的數據傳輸率。 此外也會引進目前用於 Wi-Fi 等免執照頻段的其他技術。
同時,營運商與開發人員正在密切關注行動無線網路的發展,以期為物聯網 (IoT) 提供低成本、可靠且可擴充的無線鏈路。 對於這些應用而言,驅策發展的因素在於功耗與電池續航力,而目前窄頻段解決方案也正在崛起。 除此之外,藍牙與 ZigBee 等規格的最新演進也以物聯網應用為目標。 藍牙第 5 版承諾以更低的功耗,提供更寬廣的範圍與更快的資料傳輸率,而 ZigBee 3.0 則為網狀網路帶來更低的功耗。
這些特點都會讓設計工程師感到十分頭痛。 若要選擇可達到低成本、低功耗之全球應用的無線通訊協定,將會相當複雜,而且無法特別穩定。
模組製造商試圖克服此挑戰的方式之一就是採用通用覆蓋區。舉例而言,Sierra Wireless 考慮到這一點,因此刻意在所有無線開發項目中採取模組化方式。 AirPrime HL 系列的各種 2G、3G 及 4G 嵌入式模組,就為裝置製造商提供符合必要連線要求所需的一切要素。 採用各種行動網路技術都適用的通用外型、小巧尺寸、低功耗及增強的 RF 效能,也提供美國 GPS 與俄羅斯 GLONASS 衛星系統的 GNSS 導航及全球涵蓋範圍選項。
圖 1:無線模組通用覆蓋區能讓每一代技術輕鬆新增至電路板上。
只要使用單一的 PCB 板設計,裝置製造商便能輕鬆整合語音和數據連線能力,並部署於任何區域、任何無線行動網路上(如圖 1 所示)。 Sierra 也曾考慮為了達到高效率量產而將模組焊接固定,或是在相同的焊盤上採用扣入式插槽,以便在開發原型或少量試產時達到全面靈活性(圖 2)。 此扣入式插槽能讓裝置製造商透過通用覆蓋區,在生產期間及產品生命週期的任何時間點部署或變更模組。
在外型上採用共同的引腳配置,就可在不同的 2G、3G 和 4G 模組間達到向上與向下相容性。 也就是說,此系列中的機械引腳位置都提供相同的功能。 不只如此,HL 系列的引腳配置更相容於應用處理 WP 系列。
圖 2:扣入式插槽能讓任何通用模組在原型系統中進行測試,或是用於少量試產。
但無線模組的未來並非只有硬體。 軟體與軔體也逐漸成為系統的關鍵要素。 透過 Sierra 的 AirVantage 雲端式空中 (OTA) 服務,使用者能夠輕鬆連線至一組任何規模的遠端機器,並且進行管理。 如此即可運用開放式 M2M 開發工具與標準,將機器資料整合至企業系統。
Sierra 率領 Eclipse IoT 工作小組進行標準的制訂,並在 Github 開放原始碼儲存庫中提供應用程式設計介面 (API),其中包含 AirVantage API 的 Node.js 範例。 這個範例使用 Clojure 中的 Airvantage REST API,這是一個以 Go 語言編寫的簡易型 OAuth2 + JSon 用戶端,能夠從 AirVantage 收集閘道清單,並且提供以 Ruby、PHP 和 Java 存取 AirVantage API 的方式;也提供輕量靈活的 Shell 指令碼,可在命令列中與 AirVantage M2M 雲端 API 進行互動。
同樣地,NimbeLink 的 Skywire LTE CAT1 數據機是以長壽命應用為目標,因此必須將不斷變化的無線技術納入考量。 此數據機使用與 Skywire 系列相同的小尺寸與 XBEE 介面,並且相容於 NimbeLink 的開發套件與微處理器擴充板,因此能輕鬆快速地將行動網路連線功能整合至產品中。 使用 XBEE 的標準介面,能夠簡化移轉至其他行動網路技術的過程,並能隨著新技術的成熟而延長產品壽命。
行動網路世界對藍牙、Wi-Fi 及 ZigBee 等免執照技術會造成的威脅已有警覺,因此正在採取行動,研擬其專屬的低數據傳輸率標準。 第 13 版的 3GPP 規格納入窄頻帶物聯網 (NB-IoT) (LTE Cat. NB1) 標準,首度開放物聯網使用行動網路。
如此一來,行動網路模組就可在眾多應用中達到 10 至 20 年的電池續航力,例如智慧建築與城市、公用事業儀表、白色家電、資產追蹤以及農業與環境監控等應用。 沃達豐 (Vodafone)、德國電信 (Deutsche Telekom) 與華為 (Huawei) 等公司在智慧儀表與停車應用中所進行的測試已證實成功,顯示出 NB-IoT 網路的運作效率高於 GPRS。 NB-IoT 模組將在 2016 年末上市,下行峰值速率高達 227 kbps,而上行速率高達 21 kbps,功耗得以維持在相當低的水準,電池續航力可以長達十至二十年之久。 可同時支援三個 RF 頻段,也就是說,同一個的模組可用於大部分地理區中。
LTE 的演進 | 窄頻帶解決方案 | 下一代 | ||
LTE-M Rel-13 | NB-LTE Rel-13 | EC-GSM Rel-13 | 5G | |
範圍(戶外) | < 11 km | < 15 km | < 15 km | < 15 km |
MCL | 156 dB | 164 dB | 164 dB | 164 dB |
頻譜 | 有執照 (7-900 MHz) |
有執照 (7-900 MHz) |
有執照 (8-900 MHz) |
有執照 (7-900 MHz) |
頻寬 | 1.4 MHz 或共用 | 200 kHz 或共用 | 2.4 MHz 或共用 | 共用 |
數據傳輸率 | < 1 Mbps | < 150 kbps | 10 kbps | < 1 Mbps |
電池續航力 | 10 年以上 | 10 年以上 | 10 年以上 | 10 年以上 |
供貨時間 | 2016 年 | 2016 年 | 2016 年 | 2025 年 |
圖 3:窄頻帶物聯網 (NB-IoT) 模組將在 2016 年末推出(資料來源:3GPP)
NB-IoT 可降低裝置複雜度,並達到超低功耗運作,且每個行動網路單元支援最多 150,000 部裝置。 最明顯的特點是,這項技術在鏈路預算上比 GPRS 高出 20 dB,因此即便是在地下室或建築物內部等訊號涵蓋不良的情況下,也能夠達到絕佳效能。
然而,免執照頻段的無線技術也在持續發展中。 比起目前的版本,藍牙第 5 版保證以兩倍頻寬提供四倍的涵蓋範圍,以期打造「免連線」物聯網。 藍牙第 5 版克服了一些先前版本要部署到物聯網網路時所面臨的挑戰。
新技術將在 2016 年末或 2017 年初推出,而搭載此技術的模組將提供比現有技術高達四倍的範圍,目標是達到 50 公尺,速度達到 2 Mbit/s。 範圍的延伸將可提供更完善且可靠的物聯網連線,以便實現完整的家用與建築物和戶外用途應用,而更高的速度則能讓更快傳送資料,並且達到最佳化反應能力。
然而,在矽晶片與模組中採用該技術將決定整體的功耗與電池續航力。
目前也有其他計畫,想要用這些硬體模組進一步簡化物聯網的複雜度,並且提供「智慧家庭即服務」(SHaaS)。 由於單一感測器就可用於多種應用,因此能降低需要的感測器總數,並減少備援項目與維護作業。 舉例而言,保全系統可以使用動作感測器來控制燈光、管理家中環境、控制娛樂選項、調整家中生活風格,以及甚至是餵食家中寵物。
圖 4:除了可用的通訊層 RF 標準之外,應用層的競爭也相當激烈。
您無須建構自己的網路,SHaaS 的一系列服務會分析智慧型家庭感測器所輸入的資訊,瞭解家庭成員的生活方式以及家庭環境的使用情況,並據此作出明智決策,讓家庭環境更加舒適、安全且節能。
家中各處感測器所提供的資訊,會由本地中樞裝置以無線方式進行收集,再安全地傳輸至智慧雲端服務,藉以收集並分析資料。 在初次安裝後,雲端的演算法只需要一兩週的時間,便能累積足夠的資料,讓應用程式「瞭解」家庭成員的生活方式,並能在非預期事件發生或某些狀況出現劇烈變化時發送警報。
所有各式各樣的服務都需要統整至單一的使用者介面,並整合至容易使用的儀表板上,而客戶支援、帳務、訂戶管理以及軟體與服務更新和變動等事宜則由服務供應商處理。
如此就能達到容易使用及管理的智慧家庭,並能有效地為住戶提供安全與舒適感,也能為服務供應商創造可觀的收入。 裝置與系統開發人員需要密切合作,開發軟硬體與網路情報系統,以達到這種服務水準。
結論
無線模組的未來是由各類應用以及技術所推動,而軟體在此演進中所扮演的角色益發重要。 NB-IoT 等新興硬體標準提供了多項優勢,更結合通用的模組覆蓋區,讓無線節點的設計變得更簡單。 而模組上的軟體則是下一個複雜的挑戰,必須在應用中納入 OTA 更新與整合,才能建立「智慧家庭即服務」(SHaaS) 等全新市場。

聲明:各作者及/或論壇參與者於本網站所發表之意見、理念和觀點,概不反映 DigiKey 的意見、理念和觀點,亦非 DigiKey 的正式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