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陶瓷電容的優勢,提升功率密度和轉換效率

作者:Majeed Ahmad

資料提供者:DigiKey 北美編輯群

從物聯網 (IoT) 資料伺服器到 電動車 (EV),電力系統的設計人員不斷面對取得更高功率密度和轉換效率的壓力。儘管大多注重在採用半導體切換元件達到效能提升,積層陶瓷電容 (MLCC) 的固有特性也有助於設計人員達成其需求。這些特性包含低損耗、高電壓和漣波電流處理能力、高電壓耐受能力、極端工作溫度下的穩定性。

本文描述 MLCC 的架構以及陶瓷電容如何在 DC 和 AC 軌提升功率處理能力,同時輔助快速切換半導體。並且探討 Class I 和 Class II 介電質,瞭解如何能讓小型 MLCC 為緩衝器和諧振轉換器等電源系統供電。

MLCC 如何建造

MLCC 是單晶片元件,由陶瓷介電質和金屬電極 (圖 1) 交互堆疊打造。MLCC 的多層是在高溫下打造,以產生燒結且具有高容積效率的電容元件。接著,會在元件裸端整合一個導體端子屏障系統,完成連接。

依據溫度穩定性和介電常數的陶瓷介電質分類圖片圖 1:依據溫度穩定性和介電常數的陶瓷介電質分類。(圖片來源:KEMET

陶瓷是非極性元件,提供極佳的容積效率,可在小型封裝尺寸中供應更高的電容量。此外,這些元件在高頻操作中更可靠。這能讓 MLCC 提供正確的介電質、端子系統、外型尺寸和遮蔽組合。

不過設計人員在選擇用於高功率密度應用陶瓷電容時,還是會有些問題,需要盡職選擇。首先,電容會被工作溫度、施加 DC 偏壓,以及最後升溫後的時間所影響。舉例而言,最後升溫後的時間可能會造成電容量的偏移,引起電容老化 (圖 2)。

EIA 碼 貴金屬電極 (PME)
卑金屬電極 (BME)
典型老化 (%/十倍小時) 典型「判定時間」(小時)
C0G PME/BME 0 不適用
X7R BME 2.0 1,000
X5R BME 5.0 48

圖 2:電容量老化隨時間變化的百分比。(圖片來源:KEMET)

更重要的是,快速切換 IGBT 或 MOSFET 半導體元件產生的漣波會影響效能,這是由於每個電容都有一些阻抗和自感。電容限制逆變器等元件的波動偶而會需要大電流,因此需要更大的漣波電流耐受性。

不僅如此,還有電容的有效串聯電阻 (ESR),此重要特性代表在特定頻率和溫度下的內部總電阻。設計人員若能將 ESR 降至最低,則可減少熱生成造成的功率損耗。

除此之外,低有效串聯電感 (ESL) 會增加工作頻率範圍,並且允許進一步縮小陶瓷電容。低 ESR 和低 ESL 兩者結合,即可提升電容的功率處理能力並降低元件的寄生電容。此外,也能達到更低的損耗,進而能讓電容在高漣波電流位準下操作。

另一項關鍵設計考量是介電質材料的選擇,這能決定電容量在溫度下的變化 (圖 3)。C0G 和 U2J 等 Class I 介電材料提供溫度穩定性更佳的介電質,具有更低的介電常數 (K)。X7R 和 X5R 等 Class II 材料則具有中等範圍穩定性和 K 值,同時提供更高的電容值。

Class I 和 Class II 介電材料圖片圖 3:Class I 和 Class II 介電材料的主要差異在於特定溫度下電容量的改變量。(圖片來源:KEMET)

不過,針對快速切換系統,工作頻率越高,傳輸電力所需的電容量更低。這能讓更低 K 值的陶瓷電容取代高電容量薄膜電容,大幅提升功率密度。這些陶瓷電容覆蓋區更小,因此可以與快速切換半導體近距離安裝,同時在高功率密度應用中僅需最少散熱。

Class I 介電質 MLCC

KEMET 的 KC-LINK 電容,例如 CKC33C224KCGACAUTO (0.22 µF、500 V)、CKC33C224JCGACAUTO (0.22 µF、500 V)、CKC18C153JDGACAUTO (15 nF、1000 V) 都是 Class 1 的良好實例。運用 Class 1 鋯酸鈣介電質材料促進絕佳的穩定操作,不會因為切換頻率、施加電壓或環境溫度造成電容量損耗。低功率鋯酸鈣介電材料不會隨時間產生電容偏移,因此也會降低老化效應。

KC-LINK 電容運用 C0G 介電技術,達到超低 ESR,並且可以管理超高漣波電流,滿足高功率密度設計的需求。這些 Class I 陶瓷電容具備高度機械耐用性,無須使用引線框架即可進行安裝,所以也可達到極低 ESL。

這些電容能以超高漣波電流操作,且不影響電容量與 DC 電壓的關係,而電容量與溫度的關係 (-55°C 至 150°C 的工作溫度範圍內) 僅會受到幾乎可忽略的變化。電容值範圍介於 4.7 nF 至 220 nF,且額定電壓介於 500 V 至 1,700 V (圖 4)。

KEMET KC-LINK 陶瓷電容可以更貼近切換式半導體的圖片圖 4:150°C 的工作溫度下,高功率密度應用中 KC-LINK 陶瓷電容可貼近快速切換半導體,達到最低散熱。(圖片來源:KEMET)

值得一提的是,以 Class 1 介電材料為基礎的 KC-LINK 電容與同樣尺寸的 Class 2 相比,提供更低的晶片上電容量。因此如果需要更大量的電容量,可連接多個 KC-LINK 電容,成為單晶片結構,打造更高密度的封裝。

合併電容可成為低雜訊的解決方案,與 KC-LINK 相似,但具有 125% 更高的電容量。KEMET 的 KONNEKT 表面黏著電容也是基於 Class I 介電材料,提供 100 pF 至 0.47 µF 的更高電容值。在額定電壓下維持超過 99% 的標稱電容量,並且非常適合時間關鍵和會受溫度循環及板件彎曲影響的應用。

堆疊 MLCC,達到更高電容量

KONNEKT 陶瓷電容,包含 C1812C145J5JLC7805C1812C944J5JLC7800C1812C944J5JLC7805,藉由垂直或水平堆疊二至四個陶瓷電容打造,並可維持元件的完整性。C1812C944J5JLC7800 陶瓷電容藉由堆疊兩個元件提供 0.94 µF 的電容量,C1812C145J5JLC7805 陶瓷電容則由堆疊三個元件達到 1.4 µF 的電容量。

這些 MLCC 利用創新的暫態液相燒結 (TLPS) 材料,接合元件端子,打造無引線的多晶片解決方案。無引線多晶片解決方案能讓電容與既有迴流製程相容。TLPS 是金屬矩陣複合材料接合,由銅錫材料製成,用於取代焊接。能在兩個平面形成冶金接合,在此例中為 U2J 層之間。

電容以兩個方向整合,能將元件覆蓋區縮至最小,並且最大化堆疊 MLCC 的大型電容 (圖 5),讓 KONNEKT 陶瓷電容達到先前僅能由 X5R 和 X7R 等 Class II 材料才能達到的電容量範圍。

堆疊 MLCC 以提升電容量圖片圖 5:可藉由堆疊 MLCC 提升電容量,並以低損耗方向置放,降低 ESR 和 ESL。(圖片來源:KEMET)

在低損耗方向中,較少電子能量轉換為熱,進而提升能效並進一步增加電容的功率處理能力。低損耗方向同時也能降低 ESR 和 ESL,並進一步提升陶瓷電容的能力以處理漣波電流。

TLPS 材料結合超高穩定介電質,陶瓷電容便能夠處理數百 kHz 範圍內的極高漣波電流。舉例而言,C1812C145J5JLC7805 U2J 1.4 μF KONNEKT 電容以標準方向安裝,其 ESL 是 1.6 nH,但如果以低損耗方向安裝,則降低至 0.4 nH。同樣地,以低損耗方向安裝,ESR 也由 1.3 mΩ 降至 0.35 mΩ,降低了系統損耗並限制溫升。

KEMET 的 U2J KONNEKT 表面黏著電容在 -55°C 至 +125°C 之間,限制其電容變化至 -750 ±120 ppm/°C。這能讓 U2J 陶瓷電容忽略電容與 DC 電壓的偏移,並且可預測電容對環境溫度的線性變化。

AC 線路陶瓷電容

以上所述之陶瓷電容穩定並平滑 DC 軌上的電壓和電流,因此避免快速切換造成的解耦尖波。除此之外,陶瓷電容也用在 AC 線路濾波、AC/DC 轉換器、功率因數校正 (PFC) 電路。

特別注意,AC 線路陶瓷電容有安規和非安規等級類型。安規等級電容會抑制電氣雜訊並保護設計免於過電壓和暫態。這些安規認證 MLCC 並不提供更高電容/電壓 (CV) 等級。

非安規等級 AC 陶瓷電容提供多種尺寸和 CV 值,可在 AC 線路狀態下連續使用。KEMET 的 CAN 系列 陶瓷電容經認證可在 250 VAC AC 線路狀態和 50/60 Hz 線路頻率和其他非安規應用中使用。

KEMET CAN 系列 AC 線路電容圖片圖 6:CAN 系列 AC 線路電容在更高頻率下提供低漏電流和低 ESR。(圖片來源:KEMET)

AC 線路電容在高頻提供低漏電流和低 ESR (圖 6)。可用於線對線 (Class X) 和線對接地 (Class Y) 應用,符合 IEC 60384 標準規定的脈衝測試條件。

CAN 系列陶瓷電容提供 X7R 和 C0G 介電質。DC 鏈電容的 C0G 介電池,電容量不會隨著時間或電壓變化而有所改變,並且在環境溫度下,電容量的變化也可忽略。另一方面,CAN12X153KARAC7800CAN12X223KARAC7800 陶瓷電容的 X7L 會隨著時間或電壓具有可預期的電容量變化,隨著環境溫度具有最小的電容量變化。

CAN12X153KARAC7800 陶瓷電容提供 0.015 µF 的電容量,CAN12X223KARAC7800 元件則具有 0.022 µF 的電容量。兩款 MLCC 元件都提供 10% 容差。

結論

電力傳輸系統不斷縮小,並且在更小的外型尺寸中納入更多功率。從伺服器電源供應器、無線充電器,以致於電源逆變器,MLCC 在設計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MLCC 能平滑 DC 和 AC 電壓、穩定電流漣波,並且確保電源設計中的熱管理,以提升轉換效率。就如本文所述,選擇 Class I 和 Class II 介電質能讓 MLCC 依據特定應用需求,提供適當電容量和其他關鍵參數,如 ESR 和 ESL。

DigiKey logo

聲明:各作者及/或論壇參與者於本網站所發表之意見、理念和觀點,概不反映 DigiKey 的意見、理念和觀點,亦非 DigiKey 的正式原則。

關於作者

Image of Majeed Ahmad

Majeed Ahmad

Majeed Ahmad 是在 B2B 技術媒體領域具有超過 20 年資深經驗的電子工程師。他曾任 EE Times Asia (EE Times 的同門刊物) 的主編。

Majeed 完成六本電子領域的著作。他也經常在電子設計刊物發表文章,包括 All About Circuits、Electronic Products 以及 Embedded Computing Design。

關於出版者

DigiKey 北美編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