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個人擴音輔具 (PSAP) 的效能和效率

作者:Bonnie Baker

資料提供者:DigiKey 北美編輯群

從事特定體育活動或患有聽力損失的民眾若需要稍微擴大聲音,個人擴音輔具 (PSAP) 是較低成本的選擇。這些可調節的智慧型聽戴式裝置越來越受歡迎,設計人員卻也不斷絞盡腦汁,想著該如何提高效能,同時將成本和功耗降至最低。

當中的挑戰在於必須減少棘手的環境漏音以及耳道中的骨傳導訊號,同時還要考慮到聽力輔具中電子元件造成的延遲。這些電子元件包括麥克風、揚聲器、DSP、編解碼器。來自電子元件的增益與延遲訊號,碰上環境與骨傳導音訊後,就會產生一種值得探討的梳狀效應。深入了解後,才能有效地因應此現象,實作具有成本效益與能源效率的設計。

本文將說明 PSAP 的構造、運作方式、典型設計要求,以及梳狀效應等關鍵技術概念。接著會介紹 Analog Devices/Maxim Integrated 的低功率、高效能音訊編解碼器,可在 PSAP 當中因應梳狀效應,還會示範其應用方式。

PSAP 的運作方式和設計要求

隨著年歲漸長,我們會發現越來越難聽清楚廣播、電視或對話。有時,背景噪音會干擾我們聽到用餐期間或社交聚會時的談話。迄今為止,聽力問題的解決方案主要仰賴昂貴的助聽器,但其屬於醫療器材而且受到管制。無論使用者的聽損程度如何,這些裝置都比不受管制的 PSAP 聽戴式裝置貴上許多。

休閒娛樂用途或低度增強聽力的充電式 PSAP 具有可自訂的低度擴音功能,可降低或提高中、高頻,協助使用者聽清楚聲音。這種放大器通常具有放大重置和降噪電路,可減少音訊回授和背景噪音 (圖 1)。

HPFY C350+ 等 PSAP 具有可自訂的低度擴音功能示意圖圖 1:C350+ 等 PSAP 具有可自訂的低度擴音功能,可提高清晰度。(圖片來源:Health Products for You (HPFY))

每台裝置的頻率範圍取決於主要應用,例如語音或音樂。語音用途的工作頻率範圍為 20 Hz 至 8 kHz,而音樂用途則達人類可聽到的最高頻率 20 kHz。大部分 PSAP 輔具都有電池電源和 PC 軟體,可在整個頻率範圍內自訂擴音效果。這些輔具還能針對使用者周遭的聲音、手機聲以及音訊串流,提供絕佳的音質及語音清晰度。

典型的音訊 PSAP 系統含有音訊編解碼器和 DSP 核心。在這張 PSAP 音訊系統的簡化圖中,可以看到一個音訊編解碼器,也有麥克風輸入到類比數位轉換器 (ADC)。音訊編解碼器會對 ADC 的數位輸出進行降頻取樣,準備以數位方式傳輸至藍牙系統單晶片 (SoC)/DSP 核心 (圖 2)。

PSAP 的典型音訊系統示意圖 (按此放大)圖 2:PSAP 的典型音訊系統包括麥克風、ADC、降頻器、藍牙/DSP 核心、升頻器、數位類比轉換器 (DAC)、放大器、揚聲器。(圖片來源:Maxim Integrated,由 Bonnie Baker 修改)

藍牙 SoC/DSP 核心會進一步對訊號降頻取樣,供 DSP 模塊使用。DSP 模塊會對訊號進行處理、內插,然後將數位訊號送回音訊編解碼器。音訊編解碼器再將數位訊號轉換回類比訊號,以驅動揚聲器輸出。

啟用後的 PSAP 有兩種類型的聲音可以到達使用者的耳膜。S1 是使用者殘餘的語音環境漏音 (S1A) 和骨傳導聲音 (S1B) 的彙總。對於 S1,聽戴裝置會遮擋耳朵開口,阻止聲音進入耳道內部、逸出耳道 (圖 3)。

使用 PSAP 到達耳膜的聲源示意圖圖 3:三種聲源會透過 PSAP 到達耳膜:環境漏音 (S1A)、骨傳導聲音 (S1B)、處理後的環境聲音 (S2A)。(圖片來源:Maxim Integrated,由 Bonnie Baker 修改)

PSAP 的麥克風會擷取環境聲音 (S2),由 DSP 對其進行處理,再將輸出訊號 (S2A) 透過音訊傳感器傳送進耳道。要注意的是,這種音訊處理鏈設計會產生延遲。這三種聲音會匯集在使用者的耳膜,創造出 PSAP 聽覺體驗。

PSAP 梳狀效應

就 PSAP 聽覺體驗而言,音訊系統必須在所有聲音到達耳膜之前將其彙總。S1A 和 S1B 到達使用者耳膜的時間相同,但如圖所示,S2 訊號則要穿越音訊系統,因此會產生輕微延遲。如果延遲和增益沒有經過適當調整,聲源彙總時就會出現回音效應 (圖 4)。

三種聲音彙總的訊號模型示意圖圖 4:S1A、S1B、S2 三種聲音彙總的訊號模型。(圖片來源:Bonnie Baker)

圖 4 中的變量是延遲和增益 (G)。S1 訊號直接前往耳膜。將 S1 環境聲音加到 S2 電子聲音路徑時,S2 中的增益函數會產生延遲。S1 和 S2 相加有可能會產生回音,但可控制延遲時間和增益幅度,藉此將回音降至最低。

圖 5 指出,在延遲為 0.4 ms 和 3 ms,以及 G 為 0 dB、15 dB、30 dB 時,會得到的訊號響應。

兩種聲音的彙總頻率響應示意圖圖 5:兩種聲音根據訊號模型的彙總頻率響應,延遲分別為 0.4 ms 和 3 ms,增益分別為 0 dB、15 dB、30 dB。(圖片來源:Maxim Integrated,由 Bonnie Baker 修改)

圖 5 中的正規化頻率響應可說明耳膜上的延遲和增益效應。G 等於 0 dB 時,出現許多陷波形式的失真 (也稱為梳狀效應)。梳狀效應可能會造成殘響或回音,進而降低音質。在圖 5A 中,3 ms 的延遲會在低很多的頻率產生較多陷波。

增益在圖 5B 中有所增加,梳狀效應也隨之大幅降低。增益從 0 dB 變為 15 dB,在 15 dB 增益下形成約 3 dB 的漣波。在圖 5C 的 30 dB 增益下,這兩種延遲的響應近乎平坦。

如何減輕梳狀效應

如上所述,提高增益、縮短延遲即可降低傳統 PSAP 系統的梳狀效應,減少其殘響或回音。在進階型 PSAP 裝置中,延遲/增益元件已替換成可執行抗噪功能的額外低延遲數位濾波器 (圖 6)。

進階 PSAP 系統中四種聲音到達耳膜的示意圖圖 6:進階 PSAP 系統中有四種聲音到達耳膜:S1A、S1B、S2A、S2B。(圖片來源:Maxim Integrated,由 Bonnie Baker 修改)

在圖 6 中,MAX98050 低功率、高效能音訊編解碼器會產生抗噪聲 (S2B),並與原始的被動環境聲交互作用後形成新聲音。MAX98050 具有降噪和語音/環境增強功能,這些功能仰賴低功率、低延遲的數位濾波器,以確保 S2B 降低低頻雜訊。

圖 7 顯示 MAX98050 PSAP 解決方案的簡易方塊圖。

Maxim MAX98050 編解碼器建立 PSAP 訊號介面的示意圖圖 7:MAX98050 編解碼器可建立 PSAP 訊號介面來改變增益,並降低雜訊和延遲。(圖片來源:Bonnie Baker)

依照圖 7 方塊圖進行的模擬可指出 MAX98050 系統的梳狀效應,以及增益和延遲時間對雜訊的影響 (圖 8)。

依圖 7 進行的模擬示意圖圖 8:依圖 7 進行的模擬圖可指出 MAX98050 的梳狀效應,以及增益和延遲時間對雜訊的影響。(圖片來源:Maxim Integrated)

圖 8 顯示,Maxim 的抗噪解決方案突顯出 S1 和 S2 之間的增益差異。除了模擬之外,根據實際尺寸和即時評估系統的量測結果,也能證實提出的抗噪解決方案成效。

請注意,若要減少音訊系統中的延遲,就需要相對較高的 ADC、DAC 取樣率。這方面的變化會增加運算負擔並降低能源效率。整體而言,音訊效能會有所下降。

結論

對於希望增進聽力的人來說,PSAP 具備清晰、高成本效益的優勢。對設計人員而言,提高效率與效能是不斷面臨的挑戰,需要更有效地處理梳狀效應。如本文所述,只要使用 Maxim Integrated 的低功率、常開式 MAX98050 編解碼器,設計人員就能緩解 PSAP 的梳狀效應,進而提高音訊和電源效能,為新一代 PSAP 提供靈活的系統設計。

DigiKey logo

聲明:各作者及/或論壇參與者於本網站所發表之意見、理念和觀點,概不反映 DigiKey 的意見、理念和觀點,亦非 DigiKey 的正式原則。

關於作者

Image of Bonnie Baker

Bonnie Baker

Bonnie Baker 在類比、混合訊號及訊號鏈領域是 是經驗豐富的專家和電子工程師。Baker 在眾多產業刊物發表和撰寫了數百篇技術文章、EDN 專欄和產品專題。她有一本個人著作《 A Baker's Dozen: Real Analog Solutions for Digital Designers》,也是許多書的共同作者,除此之外,更曾在 Burr-Brown、Microchip Technology、Texas Instruments 與 Maxim Integrated 擔任設計人員、建模與策略行銷工程師。Baker 擁有亞利桑那大學圖森分校的電氣工程碩士學位和北亞利桑那大學 (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 的音樂教育學士學位。她也針對諸多工程主題的線上課程進行規劃、編寫和講解,包括 ADC、DAC、運算放大器、儀器放大器、SPICE 和 IBIS 建模。

關於出版者

DigiKey 北美編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