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離散功率元件與電源管理晶片的種類與特性
2025-07-07
在現代電子與電力系統中,離散功率元件(Discrete Power Components)與電源管理晶片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負責電能的轉換、調節與控制,確保電路的穩定性與效率。無論是在開關模式電源(SMPS)、電動車(EV)、工業控制、通訊裝置,甚至是日常使用的電子產品中,這些功率元件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離散功率元件指的是使用單獨的電源元件(如MOSFET、IGBT、二極體、電感、電容和控制IC)來建構電源轉換電路,而非使用整合式電源模組(如DC-DC模組或PMIC)。不同的離散功率元件各有其優缺點,可以依據不同的應用場景所需要的功率消耗、效率、散熱需求、設計成本等因素,來選擇合適的離散功率元件。
本篇文章將介紹常見的離散功率元件,包括MOSFET、IGBT、二極體、電感、電容等,並探討它們的工作原理、特性、優缺點及應用領域,並介紹電源管理晶片的應用特性。透過這些基礎知識,不僅能幫助電子工程師選擇適合的元件,也能讓對電力電子有興趣的讀者更深入了解這些技術,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工業發展。
常見的離散功率元件與優缺點
以下將為您介紹一些常見的離散功率元件的技術概述,以及其相對的優缺點與應用領域。離散功率元件是電源設計的基礎組成部分,主要包括MOSFET、IGBT、二極體、電感、電容等元件,這些元件在功率轉換、電能儲存、訊號濾波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1. 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 功率開關的核心元件,廣泛應用於直流-直流轉換(DC-DC Converter)、馬達驅動與功率放大器中。MOSFET透過閘極(Gate)電壓來控制源極(Source)與汲極(Drain)之間的電流,具有高開關速度、低導通電阻(RDS(on))的特性。依據導電模式可分為N通道MOSFET(N-Channel),通常用於高效能電源轉換與開關應用。另外還有P通道MOSFET(P-Channel),適用於低功率消耗應用,但RDS(on)較高。
MOSFET具有高速開關能力,適合高頻應用,低導通電阻可降低功率消耗,驅動功率較低,相比雙極性接面型電晶體(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無需大量基極電流等優點,但受限於寄生電容,高頻時可能產生損耗,且耐壓受限,需選擇適合的額定電壓。
MOSFET常應用於DC-DC轉換器(開關模式電源,SMPS)、電動車(EV)馬達驅動、無線充電與電源管理、RF功率放大器。
2. 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 是MOSFET與BJT的結合體,兼具MOSFET的高開關速度與BJT的低導通損耗,適用於中高電壓(400V以上)應用。IGBT的輸入端採用MOSFET的絕緣閘(IG,Insulated Gate)結構,可透過施加閘極電壓來控制通斷,在輸出端採用BJT的載流子傳輸特性,提供較低的導通損耗與大電流處理能力。
IGBT具有高耐壓(可達600V~6.5kV)的特性,適用於高功率應用,具有低導通損耗,適合中低頻率開關應用,具有驅動電路簡單的優點,因為它是電壓驅動元件,但其開關速度比MOSFET慢,關斷時有拖尾電流,影響效率並具有較高的開關損耗,反向恢復時間較長,可能降低系統效率,不適用於高頻應用(通常小於100kHz)。
IGBT可應用於電動車(EV)驅動變頻器、太陽能與風能變頻器、工業馬達驅動、UPS(不斷電系統)。
3. 二極體(Diode)
二極體是最基本的功率元件之一,允許電流單向導通,並廣泛應用於整流、保護與功率轉換電路中。二極體由P-N結組成,在順向偏壓時導通,反向偏壓時截止。依據應用需求,二極體可分為整流二極管(Rectifier Diode),用於AC-DC轉換。此外,還有蕭特基二極體(Schottky Diode),具有低順向壓降(Vf),適用於高頻應用,以及快速恢復二極體(Fast Recovery Diode, FRD),適合開關模式電源,具有較快的反向恢復時間(Trr)。另外還有齊納二極體(Zener Diode),可做為電壓穩定器與保護電路。
二極體具有簡單且易於使用的優點,蕭特基二極體可降低導通損耗,快速恢復二極體則適用於高頻開關應用,但也有反向擊穿電壓需謹慎設計,否則可能損壞的缺點,且蕭特基二極體的反向漏電流較大。
二極體可應用於AC-DC整流(橋式整流電路)、DC-DC轉換器的續流二極體、過電壓保護與突波抑制(TVS二極體)、LED驅動與顯示模組。
4. 電感(Inductor)
電感主要用於儲能、濾波與電磁干擾(EMI)抑制,廣泛應用於電源轉換器與無線通訊裝置中。電感利用磁場儲能,其電流變化率受限於冷次定律(Lenz's law)。根據應用可分為功率電感(Power Inductor),常見於DC-DC轉換器,用於能量儲存。另外還有扼流圈(Choke Inductor),可用於EMI濾波與電源雜訊抑制,高頻電感則可應用於RF無線通訊與濾波電路。
電感具備良好的能量儲存特性,能夠抑制高頻雜訊,屬於被動元件,可靠性高的優點,但也有體積較大,不適合超小型裝置,以及直流電阻(DCR)可能造成能量損耗的缺點。
電感可應用於DC-DC降壓/升壓轉換器、電磁干擾濾波、無線充電(Wireless Power Transfer)、RF天線匹配與諧振電路。
5. 電容(Capacitor)
電容可用於能量儲存、濾波、去耦與電壓穩定,在電子與電力設備中不可或缺。電容利用電場儲存能量,並根據介電材料可分為陶瓷電容(MLCC,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適用於高頻去耦與濾波,以及電解電容(Electrolytic Capacitor),適用於低頻電源濾波與能量儲存。此外,還有鉭電容(Tantalum Capacitor)具備高穩定性,適合軍工與航空應用,以及薄膜電容(Film Capacitor),適用於高電壓應用,如馬達啟動電容。
電容的優點包括陶瓷電容的等效串聯電阻(ESR)低,適合高頻去耦,電解電容可提供大容量能量儲存,薄膜電容適用於高電壓環境。電容的缺點則包括電解電容壽命有限,受溫度影響大,以及MLCC容量受限,體積較大時成本較高。
電容的應用領域包括電源濾波(AC-DC、DC-DC)、訊號耦合與去耦、電動車與再生能源(超級電容)、無線通訊裝置。
電源管理晶片在電源應用中的角色與應用特性
電源管理晶片(PMIC)是一種整合多種電源管理功能的專用IC,用於穩定和高效地管理電能供應,確保電子裝置的運行可靠性和能源效率。PMIC主要負責電壓轉換、調節、分配、監測和保護等功能,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電動車(EV)、伺服器、物聯網(IoT)裝置、工業自動化等領域。
PMIC的核心功能包括電壓轉換與調節,PMIC可以根據裝置需求,將輸入電源轉換成所需的電壓和電流,常見方式包括降壓轉換(Buck),可將高電壓轉換為較低電壓(如5V轉3.3V),以及升壓轉換(Boost)將低電壓轉換為較高電壓(如3.3V轉12V),也可進行降升壓轉換(Buck-Boost),適用於輸入電壓可能變動的應用,如電池供電系統,以及線性穩壓(LDO, Low Dropout Regulator),用於低雜訊、低功率消耗應用。
PMIC也可執行多路電源分配,能夠為多個不同的子系統提供獨立的電源軌,確保處理器、記憶體、感測器等元件獲得合適的電壓。這對於行動裝置、車用電子、FPGA設計至關重要。
此外,PMIC也可進行低功率消耗與能源效率管理,具備動態電壓調整(Dynamic Voltage Scaling, DVS)和負載管理功能,可根據系統負載調整功率消耗,提升電池續航力。例如智慧型手機使用PMIC控制處理器與顯示器的供電,以降低功率消耗。物聯網(IoT)裝置也可透過PMIC進入“超低功率消耗模式”,延長電池壽命。
PMIC也可執行電源監控與保護,以防止電源異常導致系統故障或損壞,像是過電壓保護(OVP)可防止電壓過高燒毀電路,欠電壓保護(UVP)可確保供應的電壓不低於最低需求,過電流保護(OCP)可避免過大電流導致晶片過熱或損壞,短路保護(SCP)可防止短路情況導致系統崩潰,過溫保護(OTP)可確保晶片溫度不超過安全範圍。
PMIC可執行電池管理(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在可攜式裝置、電動車(EV)、UPS等應用中可負責充放電管理,進行電池健康狀態監測(如剩餘容量、溫度檢測),以及多電池串並聯均衡管理。
PMIC具有高整合度,能將多個電源管理功能整合於一顆IC,可減少元件數量與PCB體積,並可提高效率,採用開關式穩壓(Switching Regulators)的PMIC可提供更高轉換效率,減少熱損耗。PMIC支持低功率消耗設計,適用於行動裝置與物聯網應用,延長電池續航力,並可簡化設計,比起使用離散功率元件,PMIC提供即插即用的電源管理方案,可加速產品開發,PMIC還可提升可靠性,內建多種監測與保護機制,確保裝置穩定運作。
不過,PMIC也面臨著許多挑戰,像是成本較高,相比離散式電源管理方案,PMIC的開發與製造成本較高,且其彈性較低,客製化程度有限,難以完全符合特定應用需求,加上會造成設計複雜度增加,需要考量不同電壓軌之間的協同運作,以避免干擾與穩定性問題。
目前市面上主要的PMIC供應商與產品包括德州儀器(TI)的TPS、LM系列,安森美(onsemi)的NCP、FAN系列,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的STPMIC、LDO,以及恩智浦(NXP)的PF系列、英飛凌(Infineon)的OPTIREG™系列、Dialog Semiconductor(Renesas)的DA系列等。
PMIC在電源應用中扮演電源轉換、負載管理、功率消耗最佳化、電池管理與保護的重要角色。隨著物聯網、電動車、工業4.0與AI運算的發展,高效能與低功率消耗的PMIC設計將成為關鍵趨勢。
|
結語
離散功率元件在電源管理、訊號處理與電能轉換等應用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MOSFET和IGBT為高效能開關提供了核心技術,二極體則在整流與保護電路中發揮作用,而電感、電容與電阻則負責濾波、儲能與穩定電壓。這些元件共同構成了現代電子與電力系統的基礎,使得電動車(EV)、工業自動化、可再生能源與智慧裝置能夠實現更高效率、更穩定的運行。
隨著寬帶隙半導體技術(如SiC和GaN)的發展,功率元件的性能正在持續提升,使得系統能夠在更高頻率、更高效率與更小體積下運作。了解這些元件的特性與應用,將有助於工程師與設計者選擇最佳的解決方案,推動電力電子技術邁向更高效率、更環保的未來。
除了本文所介紹的離散功率元件與PMIC特性之外,我們還將為您介紹電源拓撲結構、電源電路的設計技巧與常見的設計錯誤等電源技術的詳細解析,敬請期待。
為協助您快速瞭解電源設計的解決方案與相關技術,DigiKey特別在以下的網頁介紹了主要的電力電子拓撲、離散功率元件、電源管理晶片(PMIC)、電源供應器與熱管理解決方案,歡迎點擊觀看電源技術的相關網頁介紹。
更多相關技術及精彩內容
聲明:各作者及/或論壇參與者於本網站所發表之意見、理念和觀點,概不反映 DigiKey 的意見、理念和觀點,亦非 DigiKey 的正式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