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DAC 教學

作者:Pat Sagsveen

資料提供者:DigiKey

現今的世界滿佈數位與類比訊號。雖然這些訊號的行為各有不同,但為了達成更大的目標,通常兩種訊號都會用到。想像有一位工程師要控制 HVAC 單元。若規劃要使用微控制器或微處理器,就必須具備類比溫度的判讀能力,溫度可能是無限大值,且必須轉換成以離散步進呈現的二進位表述。類比值的二進位表述接著會由微控制器或微處理器進行處理。這項資料將會由 HVAC 單元用來協助執行流程,以協助維持環境穩定。對於需要由數位系統進行處理的類比值,類比數位轉換器 (ADC) 是必備元件。同樣的,這個理論也能反過來套用在需要轉換成類比訊號的數位訊號。要在線上串流一首歌,牽涉到幾個不同的步驟,可將數位訊號轉換成類比訊號。主機裝置從伺服器接收到的訊號,匯市原始類比訊號的二進位表述。聆聽者並無法理解此二進位資料當中的聲音反應。原始的訊號屬於類比型式,因此最終呈現方式也必須是類比型式。使用數位類比轉換器 (DAC) 便能夠解決這項問題。這類型元件會取得由類比數位轉換器所編碼的二進位碼,然後將其轉換回類比電壓。

對現今的工程師來說,將訊號從類比轉數位或從數位轉類比是無可避免的工作。市面上有許多不同類型的類比數位轉換器以及數位類比轉換器。雖然彼此的架構有所不同,但最終作用非常類似。數位訊號處理作業無法用類比值來進行,這就好比說法語的人無法跟說德語的人溝通一樣,必須要有翻譯人員才行。而 ADC 與 DAC 元件可以像翻譯人員一樣提供協助。當 ADC 查覺到類比電壓時,其工作便是在指定時間內將類比電壓轉換成二進位碼。這表示,ADC 會在一瞬間對類比電壓進行取樣,然後決定如何在 ADC 的輸出端以二進位值表示。此元件每秒所取樣的樣本數會記錄在文件中。舉例來說,Maxim Integrated 的 MAX1118EKA+T 就是此類元件之一。這個元件具有 100 kHz 取樣率,因此每秒能夠對輸入端的類比電壓進行 100,000 次取樣。每秒能進行如此多次取樣,因此此元件能使用二進位表述來準確記錄類比電壓的情況。ADC 的取樣率有時候不夠高,難以精確重現輸入訊號而導致混疊。在此情況下,訊號之間會開始變得無法判別,或彼此混疊。這就像有一台攝影機,每秒只能拍攝 24 個畫格。對大部份應用來說,這樣的規格已經夠用;但若要觀看超快速度移動的畫面,就會發現影像失真。回想一下觀看九零年代末期所錄製的電視節目影片時的體驗。電視上的影像可能會出現閃爍。這是因為電視機本身的更新率比錄影的每秒畫格數快很多。影像之所以失真,是因為影片本質上是一連串的圖片。比起影片中所呈現的畫面,每張圖片之間實際上還有更多細節。使用 ADC 時,也會發生相同的情況。為了避免此情況,必須確保取樣率比需要傳輸的最高頻率高出至少兩倍。這個比例稱為奈奎斯特速率。

使用較高的取樣率能讓元件更加準確,但這不是控制準確度的唯一方法。由於這類元件是將類比訊號轉換成二進位碼,離散步階的數量有限,可用來表示某個時間點的電壓。可用來表示這個數字的位元數,稱之為解析度。ADC 的解析度越高,就可取得更多離散步階。為了進一步詳細說明,必須瞭解如何決定 ADC 能產生的步進數。ADC 具有二進位輸出,代表著電源電壓。若電源電壓為 10 V,且具有 8 位元 ADC,則可能有 256 階。判斷解析度時會使用 2n 這個方程式。「2」是常數,而 N 是位元數。28 表示我們會獲得 256 階。使用 256 階搭配 10 V 電源,表示每一階是 39.0625 mV。每一階的二進位碼都不同。若我們逐一檢視 ADC 從最低到最高的所有可用輸入選項,會看到階梯形的曲線。這個階梯代表 ADC 的傳輸功能。圖 1 指出 3 位元 ADC 在 2 V 參考電壓下的傳輸情況。

3 位元 ADC 在 2 V 參考電壓下的傳輸功能示意圖

圖 1:3 位元 ADC 在 2 V 參考電壓下的傳輸功能。(圖片來源:Microchip Technology)

由於位元數為 3,因此可使用 2n 方程式來計算總階數,如下所示:

方程式 1

如圖 1 所示,000 與 111 之間共有 8 階。每一階都會提高一個 LSB。

誠如上述,ADC 有多種不同類型的架構。三種最常見的 ADC 架構分別是連續漸近暫存器 (SAR)、三角積分 (ΔΣ) 以及管線式轉換器。每個架構都可將類比訊號轉成數位輸出,但作法上彼此仍有些許差異。SAR 會對類比輸入進行取樣並保留,將其轉變成數位訊號後再送出。三角積分轉換器會對一段時間內的樣本取平均,將其轉換為數位訊號。管線式轉換器會將轉換作業分為不同階段,以達到超快轉換速度。每種架構都各有優缺點。SAR 架構相當容易使用,通常較低耗電,並且具有低延遲時間和高準確度。三角積分架構能以低耗電和低成本提供超高解析度和高穩定性,但是速度比起 SAR 與管線式架構慢很多。管線式 ADC 速度較快,且頻寬比前兩種高,但解析度較低且運作時需要消耗較多電力。

連續漸近暫存器

連續漸近暫存器是最受歡迎的 ADC 類型。這些元件通常具有 I2C 或 SPI 介面,但有時候會使用平行輸出介面。為了協助處理類比訊號,SAR ADC 會進行取樣並保留,試著維持訊號恆定。具有比較器,可測量類比輸入,並對照內部 DAC。此 DAC 此時會設定成潛在電壓的二分之一。若輸入訊號高於 DAC,比較器將會輸出 1 的訊號,將其儲存在「連續漸近暫存器」的 MSB 當中。之後 DAC 將會設定為潛在電壓的四分之一,然後重複此流程。DAC 的下一個值是 1/8、1/16,依此遞進,直到所有的位元都已載入到暫存器中為止。有個比喻可協助說明此作用,就是連續加上或不加上砝碼來測量某個物體的重量。下圖 2 說明了這點。

圖 2:連續漸近 ADC 如何從類比值得出數位值的示意圖。(圖片來源:Analog Devices)

一塊大積木 = 45 個單位;第一個測試是使用 32 個各自為 1 個單位的小積木。大積木的重量仍大於這些小積木。因為大積木的重量仍然較重,因此保留這 32 個小積木。下一個測試是再加上 16 個小積木。這樣一來 32 + 16 等於 48,反而太重。因為太重的關係,要捨棄這 16 個小積木。下一個測試是將 8 個積木加到磅秤上,因為 32 + 8 等於 40,所以可以加上這 8 個。然後還可以再加進 4 個積木,讓總數達到 44 個。之後再加進兩個積木,但這樣會變成 46 個單位,這個數量大於 45 個單位,因此要取出這兩個積木。最後會加進一個積木,讓兩邊的積木重量相等。每次要加上積木時,加入的數量會減半。這種方式便代表著 SAR DAC 的取值方式。圖 3 顯示連續漸近暫存器 ADC 的方塊圖。

Analog Devices 的 ADC 功能方塊圖

圖 3:連續漸近 ADC 功能方塊圖(圖片來源:Analog Devices)

Texas InstrumentsADS7886SDBVT 就是 SAR DAC 的一個例子。這是一款 12 位元 ADC,表示在 0 V 與供應電壓之間可以取得 4,096 階。取樣率為 1 MHz,表示這個元件每秒會檢視輸入訊號 100 萬次。在將 ADC 納入最終產品前,必須先測試 ADC 的性能,因此製造商通常會製作評估工具來協助測試。ADS7886SDBVT 提供此類評估工具,即 ADS7886EVM。這可大幅簡化測試作業,因為板件上已經搭載所有被動元件,可提供 ADC 測試所需的必要功能。

三角積分 ∆∑

對於需要高解析度與精密度的應用,三角積分轉換器是相當受歡迎的選擇。在三角積分轉換器的應用中,錄音是個很好的例子。三角積分轉換器必須對輸入訊號進行超取樣。對於三角積分轉換器來說,奈奎斯特速率的關聯性並不高,在取樣率高於待取樣訊號的最高頻率約 20 倍時,即可達到最佳工作效果。三角積分轉換器的輸出訊號會饋入數位濾波器與降頻器,對位元流進行處理後產生最終輸出訊號。通常在數位濾波器與輸出端之間會有一個序列介面。Analog Devices, Inc 的 AD7175-2BRUZ 就是三角積分 ADC 例子之一。圖 4 指出 AD7175-2BRUZ 的「功能方塊圖」。

Analog Devices 的 AD7175-2BRUZ 三角積分 ADC 功能方塊圖

圖 4:Analog Devices 的 AD7175-2BRUZ 三角積分 ADC 功能方塊圖。(圖片來源:Analog Devices)

這款三角積分 ADC 具有 24 位元解析度與 250 kHz 取樣率,因此可達到最高 16,777,216 階。也就是說,此元件的解析度比上一個例子更高,但取樣率只有四分之一。如同上一個例子,AD7175-2BRUZ 同樣提供測試用的評估板。這評估板型號是 EVAL-AD7175-2SDZ,能以輕鬆的方式評估 ADC。

管線式

管線式 ADC 的速度最快。「ADC 架構 V:管線式子區間 ADC」一文中有個例子有助於說明如何使用 6 位元管線式 ADC。取樣與保留的做法跟 SAR 類似,但是在進行取樣與保留後,有個 3 位元的子區間 ADC 快閃轉換器會對訊號進行數位化。此 3 位元轉換作業是針對 3 個最高有效位元進行。這個過程會使用子區間 DAC 將訊號轉換回類比訊號。這個輸出訊號會從取樣與保留輸出訊號中去除,在放大後送回第二階段的 3 位元子區間 ADC,以取得剩下的三個最低有效位元。圖 5 的方塊圖能說明此論點。

Analog Devices 的管線式子區間 ADC 功能方塊圖

圖 5:管線式子區間 ADC 功能方塊圖。(圖片來源:Analog Devices)

Texas Instruments 的 ADC10080CIMT/NOPB 是管線式 ADC 的一個例子。這是一款 10 位元 ADC,表示可以取得 1,024 階,且轉換率為 80 MSPS。此元件可用於超音波與造影、儀器、數據採集系統,或是任何需要快速轉換的應用。查看 ADC10080CIMT/NOPB 方塊圖後,就可瞭解此元件如何用上述方式進行設定。圖 6 的方塊圖取自 ADC1008CIMT/NOPB 的規格書。

Texas Instruments 的 ADC10080CIMT/NOPB 功能方塊圖

圖 6:Texas Instruments 的 ADC10080CIMT/NOPB 功能方塊圖。(資料來源:Texas Instruments)

二進位加權 DAC

截至目前為止,本文重點都擺在資料轉換作業中的 ADC 層面,但這只是整個過程的一半而已。二進位資料通常必須轉換回類比訊號。此時就需要用到數位類比轉換器。學校教的第一種 DAC 通常就是二進位加權 DAC。其中必須使用一套電阻系統,其輸出全部都會送到同一個加總電阻。最高有效位元會輸出比最低有效位元更多的電流。只要建立反比例電阻式網路就可達到此效果。由於每個數位碼的二進位位元都具有相同的電壓值,在各個位元上使用反比電阻,更有效的位元就可讓更多電流通過。此特定轉換方法已經不常使用,因為現在有許多更簡單的方法,但這仍是說明 DAC 運作方法的良好起點。此方法最大的困難點在於找到可一同運作的不同電阻。容差必須相當嚴密,因此找幾個相似值的電阻,會比幾個不同值的電阻 (如二進位加權法所用的電阻) 更加簡單。圖 7 使用二進位加權電阻網路的線路圖來說明此架構。

二進位加權暫存器網路的線路圖

圖 7:二進位加權暫存器網路的線路圖。(圖片來源: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電阻串 DAC

另一種常見的 DAC 架構是電阻串 DAC。這是最簡單的架構,但也是最不具有線性的架構,有時候稱為 Kelvin 分壓器。其中具有一系列串聯的等值電阻。這串電阻的頂端具有參考電壓、電阻串前有一個高阻抗電阻,且每個節點都有一個專門用於二進位碼的開關,會在元件讀取二進位碼時關閉。如此一來,就可使用類比電壓值 (受二進位輸入影響)。圖 8 取自 Texas Instruments 提供的一段影片:「電阻串 DAC 是什麼?」。十進位值 2 所選定的二進位碼為 010。010 處的開關現在會關閉,讓該節點的 DC 電壓通行到加總放大器。

電阻串 DAC 的線路圖

圖 8:電阻串 DAC 線路圖。(資料來源:Texas Instruments)

電阻串 DAC 相當容易生產,因為在電阻串的每一個部位都使用相同值的電阻 (排除高阻抗電阻)。Analog Devices Inc 的 AD5683RBRMZ 就是電阻串 DAC 的一個例子。此 16 位元電阻串 DAC 可搭配 SPI 運作。圖 9 指出此元件的功能方塊圖,圖 10 則說明電阻分壓器。此產品也提供評估工具:EVAL-AD5683RSDZ

Analog Devices 的 AD5683RBRMZ 功能方塊圖

圖 9 與 10:Analog Devices 的 AD5683RBRMZ 功能方塊圖 (左),及其電阻分壓器網路 (右)。(圖片來源:Analog Devices)

R-2R

R-2R 網路是非常常見的 DAC 架構。此架構只使用兩個電阻值,只要 2R 是 R 的兩倍大,值本身便不重要,因此 R-2R DAC 極具擴充能力。無論 DAC 有多少個位元,電阻都只需要兩個值。圖 11 顯示 4 位元 R-2R 梯狀網路。

Analog Devices 的 R-2R DAC 線路圖

圖 11:R-2R DAC 的線路圖。(圖片來源:Analog Devices)

此分壓器網路採用 Thevenin 定理,最終目標是對整個網路取得 Thevenin 等效串聯電阻「R」。每個階段都會讓上一個階段的電壓加倍。舉例來說,若 Vref 為 5 V,則 LSB 最左邊的階段只能夠產生 0.3125 V。從左到右的比例式電壓輸出為:

方程式 2

這個方程式代表所有的數位輸入,X0 為 LSB,X3 為 MSB。使用 5 V 的參考電壓會得出:

方程式 3

在相同邏輯下,若要找出最高有效位元的類比電壓,可以透過以下計算:

方程式 4

若有一個二進位輸入值為 1111,輸出訊號不會等於 5 V。請回想前面對於解析度的討論。若使用 4 位元 DAC,訊號應會有 16 階。這是因為 24 會得出 16 階。LSB 為 0.3125 V,若要將 0.3125 x 16,會求得 5 的答案。這樣的結果其實具誤導性,因為其中一階包含 0 V 接地電壓,以二進位值 0000 表示。也就是說,可達到的最高電壓是供應電壓減去一個 LSB 電壓。因此可得到 4.6875 V 的結果。

方程式 5

Texas Instruments 的 DAC8734SPFB 是 R-2R DAC 的例子之一。這款 16 位元轉換器能顯示此元件的擴充潛力。此元件的 R-2R 網路配置與上述說明非常類似。圖 12 顯示 DAC8734SPFB 的 R-2R 網路。DAC8734SPFB 也提供評估工具:DAC8734EVM

Texas Instruments 的 DAC8734SPFB R-2R DAC 線路圖

fv

圖 12:Texas Instruments 的 DAC8734SPFB R-2R DAC 線路圖。(資料來源:Texas Instruments)

ADC/DAC 架構還有許多其他類型,但本文只討論最常使用的幾種架構。在現今的數位訊號處理領域中,這些元件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若是沒有 ADC/DAC,就無法將類比輸出整合到任何數位訊號處理機制當中,反之亦然。外行人可以將這件事視為理所當然,但對於負責將類比元件連接到數位系統的工程師來說,這是要納入考量的重大步驟之一。在想到類比轉數位時,請回想兩個人各自說不同語言的比喻。若這兩個人沒有翻譯員從旁協助,便無法彼此溝通。若未適當利用 ADC/DAC,裝置就要嚴格採用全類比或全數位架構。ADC/DAC 元件是這兩種架構之間的絕佳橋樑。

資源

  1. AVR127: Understanding ADC Parameters”.May.2016.
  2. Choose the right A/D converter for your application”.Retrieved 8 May.2017.
  3. Kester, Walt.“ADC Architectures II: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ADCs”.Oct. 2008.
  4. Kester, Walt.“ADC Architectures III: Sigma-Delta ADC Basics”.Oct. 2008.
  5. Kester, Walt.“ADC Architectures IV: Sigma-Delta ADC Advanced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Oct. 2008.
  6. Kester, Walt.“ADC Architectures V: Pipelined Subranging ADCs” Oct. 2008.
  7. Kester, Walt.“DAC Interface Fundamentals”.Oct. 2008.
  8. Kester, Walt.“Basic DAC Architectures II: Binary DACs”.Oct. 2008.
  9. Lee, J., Jeelani K., Beckwith, J.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Retrieved 8 May.2017
  10. Poole, Matt.“What is a String DAC?”.April 4, 2016
DigiKey logo

聲明:各作者及/或論壇參與者於本網站所發表之意見、理念和觀點,概不反映 DigiKey 的意見、理念和觀點,亦非 DigiKey 的正式原則。

關於作者

Image of Pat Sagsveen

Pat Sagsveen

Pat Sagsveen 是 DigiKey 的應用工程技術助理,負責協助客戶尋求更好的方式,來運用新技術與零件完成專案。他自美國北卡俾斯麥州立學院取得電子與通訊應用科學副學士學位後,於 2016 年加入 DigiKey 團隊。基於對放大器的熱情,他在閒暇之餘也投入不少時間建構並研究放大器,包括打造三真空管吉他擴大機。

關於出版者

DigiKey

DigiKey 總部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錫夫里弗福爾斯市,是全球化的全方位服務供應商,能夠滿足電子元件的原型開發/設計以及量產需求,並透過 DigiKey 網站提供超過 750 家優質知名品牌製造商的 650 多萬款產品。